睡眠与梦

八月的帝都,似乎已经告别了桑拿模式。 虽然中午阳光之下仍然烧烤,只要太阳落山,温度就会迅速下降,如果再有点小风,就如同吹着空调, 令人十分惬意。 如此天气,睡的也比其他季节多些。想起之前心理学系列里面有个欠账,就是有关梦的话题,今天借机写一篇。有关梦的理解,因为事关对大脑思维模式的研究,还在不断进展中,至今不能说有结论。 今后有什么新的理解或者纠正, 可以再谈。

要说梦, 先得说睡眠。 睡觉这件事情看起来是如此的简单和平凡,如果不是因为失眠或者做噩梦,日常生活中基本不会想起它。然而只要原因粗粗思考过,一个高等生物居然有很长时间失去意识,失去对自己行为的控制, 当然也失去防卫能力。付出了如此之高的代价, 必然是因为要换取什么, 才能被自然选择出来。

请注意, 这里对睡眠的定义,是部分丧失行为控制, 反应下降,肌肉放松的特定状态。 严格意义下只针对鸟和哺乳动物这类高等生物。 爬行动物,鱼类,甚至昆虫,比如说苍蝇,都有活跃状态和深度休息状态转换的周期。但是因为神经系统相对简单,也不会涉及到做梦,不在讨论之列。

为什么高等动物包括人要睡觉?很不幸,这个问题至今没有被广泛接受的结论。从苍蝇之类的低等生物也会有类似睡觉的休息周期来看,一种看法是认为这是生物为了节约能量消耗的所进化出的一个周期机制。 生物活跃一阵之后进入一个休息态,通常也伴有体温降低,可以降低不必要的新陈代谢消耗。同时集中收集代谢废物,恢复平衡,能够帮助在活跃时提升运转效率。 高等生物因为这个周期的存在, 给休息的状态赋予了更多的内容。 特别是对于人, 睡觉明显和人的意识活动特别是记忆有紧密的关系。

如同数学上如果找不到构造证明可以使用反证法类似, 研究睡眠对动物和人的作用如果没法正面推演,也可以采用反证法,剥夺睡眠,看看会发生什么。一个著名的剥夺睡眠实验是1989年对老鼠做的。 如图所示,两只老鼠对照,监控老鼠的脑电,一旦发现其中一只要睡觉,就让转轮转动,强迫老鼠走动。结果是一开始老鼠吃得越来越多,体重却越来越轻(能量消耗加大),随后开始体温紊乱, 最后就死了(对照老鼠还活着). 这样这个实验就说明睡眠的功能应该包括: 减少能量代谢, 维持体温平衡等功效。

与老鼠实验类似,也可以通过睡眠剥夺实验来研究人,不过对人显然不能象对老鼠这么过火。如果让人不睡觉或者少睡觉,能观察到的有注意力下降,记忆衰退,情绪失控甚至免疫力大幅下降导致生病等现象,这跟老鼠是类似的。

但同时人的问题又比老鼠复杂多了。 日常生活中不同人所需要的睡眠时间就不一样。有些人睡的很少。 甚至有完全不睡觉的人,2006年有报告,一个出生在1942年的越南人Thai Ngoc, 31岁时因为一场发烧,到报道时为止33年没有睡觉。 在美国海军睡眠实验室曾经做过的剥夺睡眠实验里, 1964年一个17岁的高中生Randy Gardner曾经连续11天完全清醒,这段时间内,他只是偶尔恶心,记忆失误。实验结束后, Randy连续睡了14个小时就恢复了正常。 后来的剥夺睡眠发现,这些长期保持清醒的人会有短至数秒种的入睡状态,而本人完全没有记忆, 如果研究者不注意也会忽略。

睡眠看起来是有必要, 但需要睡那么多吗?一些最新的研究里, 比如Jeff Lliff 2014年的TED演讲里说, 大脑是个高耗能的器官以相当2%全身体重的重量, 却要消耗全身能量的20~30%。大脑所需营养靠血液输送,而代谢废物则收集在脑脊髓液里, 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大水池,收集各种废物最后随着淋巴系统和静脉流掉。 研究证明,睡眠就好比拧开阀门加速排泄废物。睡觉是脑内神经细胞的间隙更大,加速脑脊髓液流动,就好比给神经细胞洗个澡,把脏东西都洗掉。洗澡要洗干净需要时间,这个时间正好是8小时。

粗粗梳理了一下睡眠, 就可以说到梦了。人们关注梦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其中包含有非常激动人心的部分:创造和灵感。历史上很多名人回忆和口述史里都说曾经做出的科学发现和艺术创作是在梦里完成的。其中最著名的是发现苯环结构的德国化学家柯库勒Kekule声称梦到的衔尾蛇。类似的名人故事还有,英国诗人柯立芝的诗作忽必烈,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八电奏作品,保罗麦卡特尼的yesterday曲调等等。 达利以梦为主题的一系列绘画更是把梦作为20世纪象征艺术的标志物之一。

为什么做梦会产生灵感, 一种解释是和大脑在做梦时的状态相关, 做梦时大脑并不是整体在休息。在做梦阶段,也就是快速眼动阶段REM(rapid eye movement) 与记忆形成相关的部位,海马回和关联的新皮层都相当的活跃。在这个时候,传统的意识决策区在休息,正因为没有意识区的控制和引导,反倒容易形成一些“弱”联结。这些弱联结可能大部分是天马行空不靠谱的胡思乱想,而其中也许包含着一星半点真金,如果能留存下来, 就就是所谓灵感。换句话说, 清醒状态下意识和思维加工过程是深度导向逻辑和推理的, 而做梦时大体上是在一个宽度导向的状态, 更容易产生所谓创造和创新。灵感本质上还是试错和筛选,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和正确的思维结构, 光凭碰运气,那概率可以低到没有。 更进一步, 就算有了灵感,也要经过深度加工才能成为作品。没有这个加工的能力, 普通人靠随机游走能做出伟大创作的可能性为零。

回到对梦的解释上, 历史上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最早期的神秘主义,宗教,和今天大部分将信将疑的,都是把梦解释为预期,未来即将发生事情的预兆。在很多宗教的早期阶段里,梦是沟通神灵的主要渠道之一。比如圣经旧约里就提到过很多梦,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雅各的7头牛对应丰年和荒年的梦了。在基督教较晚期,对梦的态度曾经有180度转变,比如中世纪的宗教法庭和新教改革的马丁路德都认为梦是魔鬼的诱惑,代表罪恶,因为凡人的梦不应该代表上帝的预示,这样岂不是抢夺了教会的权力。

与之相对的,自古就有朴素的哲学思想。比如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梦是身体状况的反应,医生可以根据梦来诊断疾病。古罗马人阿提米德罗的大作“详梦术”中,也主张做梦者的职业,社会地位,健康状态都对梦有所影响。

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研究过梦的著名人物包括号称研究过三千个梦的法国医生毛利(Ailed Maury)和最早提出解释态度的费雪(Johann Fichte)和他的追随着谢林(Friedrich Schelling)等人。直到弗洛伊德大夫的梦的解析,可以说是奠定了当代科学释梦的基础。 有关弗洛伊德大夫的观点,在心理学系列里曾经写过,就不在重复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弗大夫可能因为所处的环境,固执的把一切关联到性,或者力比多,今天已经很少有人这么理解。

弗大夫的学生,后来因为观点相作和他分道扬镳的荣格,提出的观点更为今天大多数学者接受。在荣格看来, 梦不是性,或者只是性或者隐藏欲望的表达。梦是内心深度的深沉愿望或者渴望,或者说是潜意识野心的暴露。 也是自我传达给自我的重要信息。荣格于弗大夫不同之处,除了指出非单一来源之外,还有所谓集体潜意识,也就是文化直至全人类在个体内心深处留有的共同象征。 荣格之后的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梦不过是生活的另一面,是在记忆形成和丢弃过程中外溢的经验和情绪。格式塔学派则认为梦是代表心中愿望的若干元素结合而成的一种结构。

对于不同的理解,心理学家乌尔曼(Montague Ullman)曾经有个很好的比喻:弗洛伊德的方法好像是蒸汽壶,荣格则是旋转的镜子, 格式塔学派则是填补坑洞的人。

既然梦是反应内心的窗口。适度研究一下梦,应当可以提升对自我的认知。有很多常见的梦,特别是重复出现的梦, 能够很好的揭示人的内心状态。甚至做梦的本人并没有自觉意识到。 比如人在面临压力和重大决策事,经常会做梦回到学校。从已经经历过的考试和毕业中寻得安慰。梦见躺在水里, 通常是和感情问题相关。 而追逐之梦则来源于不安全感。

大部分梦在醒来以后都忘记了,能让人记忆犹新的, 噩梦是其中之一, 每个人应当都有做梦被吓醒的经历吧。对于噩梦,有一派学者认为是对危险情况如何处置的预演,一个人每年大约要坐300-1000次噩梦。如果同意这个学说,为了更好的应对危险,代价不小。

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 目前对梦的成因虽然没有一致结论, 但相对比较普遍接受的观点是梦是在长期记忆清理和形成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一些偶尔进入意识并被捕捉到的片段,意识把这一些片段进一步计算生成完整的感观感受的综合。越接近做梦当天的经历和记忆对形成梦的作用可能性就越大。 一些研究结果认为,这个刺激影响以最近6-7天为限。当然这只是说梦的形成, 梦的内容涉及长期记忆,不以这些刺激的时间为限。

进一步的生理学研究认为, 快速眼动阶段的梦, 是由桥脑的活化来启动,与意识有关的大脑网络受刺激而活化,因为刺激来源是随机,封闭的由桥脑产生,缺乏清醒状态的意识整合,此时的梦通常光怪陆离, 不合逻辑, 而非快速眼动阶段也有做梦,但梦比较平淡且符合逻辑。 如果一个人的桥脑受损, 也会有梦,就是这些相对平淡的梦。而如果负责躯体感觉整合的顶叶受损的话, 就不会再做梦了。

最近(2004)的一些研究提出, 快速眼动阶段主要是程序化记忆的生成,而非快速眼动阶段负责陈述式记忆的生成, 这也符合两种不同梦各自的特点。快速眼动阶段,脑的无意识部分在形成程序性记忆, 意识部分特别是感官整合区域与外界感官联系的通路被阻断而处于休息态。 此时形成记忆的脉冲如果偶尔“错误”触发意识,意识会开始解释功能,把这个信号,解释为一段经历,也就是梦。而另一个记忆脉冲会触发另外一段梦境。梦经常是支离破碎的。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如果此时有外界的刺激, 在达不到惊醒的程度时,也可能会刺激到意识,成为梦的一部分。 如果你碰巧遇到说梦话的, 可以尝试跟他对话。 通常他会回答。

从睡眠和记忆的关系。站在神经网络的角度来理解, 可以认为睡眠是大脑神经网络集中学习训练的时间。因为睡觉时不需要做inference推断。 所以可以集中凋参。而记忆正是在网络训练过程中生成的新参数和新结构。

文章写到现在已经太长了。 梦令人不解和神秘之处还有许多,一篇小文业只能是管中窥豹大略谈谈。从梦,到意识,到思维,其实是一个研究大脑工作状态窗口。 今天的人工智能主要还是靠数学驱动,基本都不是模仿生物智能。 能否从生物中得到一点借鉴,比如做出会要睡觉会做梦的深度神经网络,也许还是相当遥远的事情吧。

 

数学的天空

​最近这几天在读一本奇书, 书名叫做机器文明数学本质。 作者试图在书里面回答著名的李约瑟问题, 问什么中国古代文明没有发展出西方现代科技。 为此这本书包含三章, 第一章是西方科技史,第二章是东方思想史,第三章展望未来。虽然只有三章, 作者洋洋洒洒写了900多页, 其中包含各种书摘和五花八门的史料。 作者涉猎之广,令人叹为观止。这本书可能讨论的问题太深刻, 应者了了, 各大网站包括豆瓣都没有书评, 甚至没有短评。 其实作者的思路由浅入深,最后结论总结为书名:西方在最近两三百年的竞争中胜出, 而中国没有发展出同样竞争力的科技,归根结底是因为西方思想包含数学本质,并由此可以利用机器,利用超越人力的能量,发展出了机器文明。沿着这边书的思路, 今天用一篇小文来回顾一下数学的天空中,曾经闪耀的众星。

要讲数学, 先要说明数学是什么,最简单的回答:数学是抽象。 进一步解释就是把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和关系抽象成概念和表示, 并且在概念和表示之上用逻辑建立联系。 整部数学发展的历史, 就是一部创造概念和表示的历史。

人类社会的原始时代, 最先有的是数的概念。早期与数字相联系的最重要概念就是天文和时间。 在原始社会,天文是少数人的权力。而随后伴随着商品交换的发生和发展, 刺激了四则运算的需求, 数字的概念得到了普及。  与此同时为了测量土地面积, 搭建房屋,发展出了图形之上的几何。

数字和图形的研究构成了早期数学的全部。 其中最关键的是数字的表示。 不同数字的表示方式, 严重影响运算的效率。 中国古代在数字表示上曾经使用过算筹, 立杆为个位数,横杆的多少为十,百,千, 这样的表示在效率上曾经大大优于古埃及-希腊-罗马数字。 然而具体到文字书写, 又放弃了这一体系。众所周知,今天我们从小学习的数字叫阿拉伯数字, 更精确的讲, 是印度-阿拉伯数字。 主要是源于印度的书写符号,特别是零, 最后在阿拉伯定型。印度古代在数学上也有不小的成就, 从婆罗摩笈多到Madhava, 从负数到无限。 印度数字在抽象概念上比中国古代跑的更远。

而关于几何, 最重要的早期定律当然是勾股定理, 也就是毕达哥拉斯定理。这个定理的表现形式, 尤其凸显东西方的数学区别, 西方侧重于抽象和逻辑, 毕达哥拉斯本人据此创立了学派, 认为研究数字的奥秘可以接触到神或者真理。而在中国, 是勾三股四弦五。 是一种用于实际的计算技巧。 中国的古代数学成就,从鸡兔同笼,韩信点兵,解方程的消去法到中国剩余定理, 都是快速计算技巧, 也就是算法,而不是从公理到定理的抽象逻辑思辨。这是东西方思维方式一开始就不同的地方。 中国古代数学也包含神秘化的成分,比如从河图洛书到八卦, 幻方和阴阳被中国古人当作是自然的秩序,赋予了崇高的含义。

古代数学里最卓越的成绩当然是几何原本, 欧几里得从一般公理出发, 用逻辑手段构建了几何的大厦。直到今天, 小孩子们上学学习的几何与两千年前没有什么变化, 也有一种说法, 是我们其实不知道欧几里得的原文, 现在看到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主要是来源于阿拉伯的转译, 其中的评论部分, 甚至包括部分定理, 都有可能是阿拉伯人的贡献。

在西方数学历史上有一个承前启后的人是意大利的斐波那契。斐波那契本人对数学没有做出太多创见, 只是提出了所谓斐波那契数列。他最大的成就就是从阿拉伯人哪里学习了数学。在早年游历四方后,他回到了意大利, 把阿拉伯数字介绍给西方, 写出了算经等著作,系统的介绍了阿拉伯继承的数学成就, 并以此引领了此后西方的数学启蒙。

古代东方,古希腊,阿拉伯那个的成就大?那家对后来的数学贡献更多? 是打不完的口水仗。事关民族尊严, 可能会一直吵下去。 把这些纠纷抛开, 数的学问, 早期集中于方程, 和由此基础之上发展出来的代数, 欧洲人在中世纪后半段的神学院里试图恢复中断的希腊文明时, 早期也集中于三次方程求解之类的问题。

在机器文明数学本质这本书里, 作者强调隐含在西方的史料里面, 没有被公开挑明的, 推动数学进展, 特别是从伽利略到牛顿发明的运动定律, 主要原因是因为火药被蒙古人传入了欧洲。 为了研究武器, 特别研究炮弹的运动, 必须研究关于运动的物理和数学计算。于是古代的静态数字和几何,变成了研究运动和动态的学问。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微积分的发明, 也就是数学里新开一类的分析方法。微积分的核心思想, 通过微小的增量来研究局部来把握整体性质,正好用来推算大炮的控制和炮弹的轨迹。

有关微积分的发明, 历史上曾有牛顿和莱布尼茨之间的一段公案。 按今天的史料分析, 两个人应当是各自独立发明了微积分。在当年的争执中, 牛顿利用自己的皇家学会会长的身份,压倒了莱布尼茨。 而在随后的历史上, 莱布尼茨因为对微积分的表达更简洁而胜出。 今天我们使用的微积分符号就来源于莱布尼茨。 更细节一点, 牛顿的思路是运动变化的思路, 从微分到积分, 莱布尼茨是从积分到微分。 直到今天,怎么来讲微积分也有两派。

在数学的历史上, 不能忽略的一个最著名的“业余”数学家是法国人费马。 费马比牛顿早出生40年, 两个人的生平没有什么交集。但是牛顿,莱布尼茨以及后来的很多著名数学家都受到了费马的影响。  费马本人是个律师, 数学只是业余爱好。他对早期的数学有全面的贡献, 其中让他特别知名的是很多有关数的问题, 费马大小定理引导了后来数论的研究。 不仅如此, 费马对概率论, 早期微积分思想, 和解析几何都有贡献。 特别是对解析几何, 他从方程,推导轨迹,独立于笛卡尔提出了解析几何的关键思想。 在数学票友里, 费马是空前绝后的一个, 也许只有在他那个时代, 数学的萌芽时期, 才能给出如此之多的贡献吧。

说到几何, 和费马平行提出解析几何, 并且给出更严格数学关系的是用代数方法来表示几何的笛卡尔。 在笛卡尔这里, 代数和几何得到了统一。 笛卡尔更重要的历史作用是作为一个哲学家, 他提出了 一种思辨哲学的方法论。 而他的名言,我思故我在,至今被不断引用。从笛卡尔的解析几何,到牛顿-莱布尼茨的微积分, 东西方数学就此分野。 西方数学从此开始踏上了抽象演化之路。不断有历史上的天才加入推进数学像抽象世界前进的图景。篇幅所限, 后面只是简述其中一条主要的传承路径。

在费马和笛卡尔的基础上发明了微积分的莱布尼茨,有个好朋友来自著名的伯努利家族。这也许是史上唯一数学家族。 通常大数学家的儿子都不是大数学家, 只有伯努利家族例外。

伯努利家族居住在瑞士的巴塞尔, 从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 为世界贡献了六位著名的数学家。 除了他们的数学成就之外,他们的另一主要贡献是在欧洲广泛传播以微积分为代表的数学知识,特冰是教导了很多弟子。 其中之一就是欧拉。

欧拉是数学史上最杰出和多产的人之一, 或者没有之一。 欧拉也是出生在巴塞尔的瑞士人。 他早期的主要成就, 是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做出的, 他在俄罗斯呆了14年, 当年的俄国因为彼得大帝的缘故成立了科学院从事科学研究,然而彼得大帝去世两代以后,科学院就不再受到重视。 欧拉随后受邀来到普鲁士, 居住在柏林,直到自己的生命终点, 死前一刻, 还给出了计算刚刚发现的天王星轨道的思路。 临死一刻, 欧拉说出了, “我死了”的名言, 然后就”停止了生命和计算”。

以欧拉名字命名的欧拉方程可能是数学里最美的公式之一e^(i*Pi) = -1. 把数学上三个著名的表示, e, i, pi 联系在了一起。

在欧拉的时代, 数学和工程特别是军事更紧密的联系起来。 不光是计算炮弹的轨道, 从准备战争, 筹划物资, 到规划运输, 制定战略计划, 以及无处离不开数学。 因为抽象和表示的能力, 可以用于分析, 建立模型, 更重要的是控制, 把庞大的非人力,导向预期的结果。 这是数学的核心能力。

从欧拉开始, 欧洲数学的中心一直在德国。 欧拉之后,下一个数学巨人就是高斯。 高斯的数学成就毋庸赘述, 他对数学的贡献不光是个人的贡献, 他本人就是欧洲数学的枢纽。 年轻的数学家们,有的聚集在高斯周围,有的离得远,就通过给高斯写信,来验证自己的思想。 这其中有被高斯错误打击的甚至后来疯掉的可怜的匈牙利数学老师鲍耶·雅诺什。 也有高斯的学生, 在他之后终于提出完整非欧几何理论的黎曼。

德国数学在当年引领世界的证明之一,就是在二十世纪初希尔伯特总结提出的二十三个数学问题。 希尔伯特认为通过研究这二十三个问题能够构筑数学大厦。事实上,虽然因为哥德尔的结果, 数学大厦没有建筑成功。 希尔伯特的问题仍然引领了现代数学直到今天。 希尔伯特本人1943年死在德国。 死前他的主要数学伙伴和学生都已经被纳粹赶到了美国, 聚集地之一是普林斯顿。

有关现代数学, 我在春节闲谈-说说思维方式里曾经讲过一些。 数学本身看似抽象, 然而一旦联系实际, 又是控制自然界非人能量的唯一路径。 数学家的贡献, 可以用于造福人类, 也可以用于毁灭人类。 为此在60年代, 法国布尔巴基学派的领军人物之一,代数几何的创立者alexander grothendieck放弃了研究, 去法国南部教书, 变成了和平主义者, 一个晚年的佛教徒(2014年86岁时去世).

在未来的AI时代, 可以想象, 对操控这一更加强大的非人能量,甚至智慧。  数学思维会起到更大的影响和作用。 数学的天空会归于平谈还是更加灿烂, 是令人浮想联翩的未来。

 

 

 

 

说说创造力。

据说,今年帝都的夏天是史上最热。对于我,就是苦也,苦也。热到出门就浑身冒汗, 热到空调下都不觉凉爽, 热到写几个字都浑身发燥。 好吧, 我并不是写不出文章怨气温的人。只是最近热点太多, 层出不穷, 分散注意力。从跑路的贾布斯, 到绝代双骄之唯我独行,到最新的管钱大会,每一件事情想理解都不容易。可惜要想文章能活,不可以写,所以这次说说没毛病的,创造力。

公号写文章有很多套路, 预期反差套路,小城故事套路, 积善得福套路,快速成功套路等等。这几种里快速成功套路里最吸引人,受众最广。而其中常被提及的一条就是创造力。通常此类文章会指出,中国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缺乏创造力,而因为缺乏创造力就所以难以成功,所以中国人都难以成功。在这个基本逻辑的前提下,自然能够推导出,要想成功,就得培养创造力。要想有创造力,只要花 5分钟读完这篇文章,就可以帮你习得,然后奔向成功的金光大道云云。什么?没看过,那你可能不是成功人士!

玩笑开完,切入正题。要讨论什么,先得下个定义。创造力是个名词,按照通常的提法即可以指创造性思维,也可以指创新活动。思想和行为两方面都涵盖。创造力总是和“新”也就是前所未有的事物挂钩,同时创造出来的结果应当有价值,或者说对社会有点意义。 以上是相对比较公认的。再往后就没有定论了, 创造力是一个过程还是一种能力?创造力是描述个人的特质, 还是要看结果产出?至今没有定论。因为跟人和社会紧密联系,主要靠一帮心理学家在捣鼓,有个叫创造心理学的心理学分支。所以稀里糊涂也是应有之意。含含糊糊竟然不妨碍大家沟通交流,这也是大脑的奇妙之处之一。

功利的说,如果把创造力定义为个人能力,甚至归因到基因和遗传上去,这样文章就没法看了。所以这里还是讨论创造过程,从方法和技巧的层面来谈。回到创造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心理学家沃勒斯G.Wallas提出:创造包括准备、孕育、明朗、证实四个阶段。

理论要称之为科学需要有实验验证。而涉及到创造力的研究很难设计试验,特别是在早期,沃勒斯的年代(1926年提出理论),所谓实验研究就是研究自己,主要靠自省的能力。沃勒斯提出的四个阶段本身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四个步骤简单明了,而且基本上从字面就可以理解。近一百年后,大家仍然基本同意他的提法。真是天才。

沃勒斯之后,研究创造心理学的大家,有玩格式塔认知过程的海默Wert.heimer,研究智力结构的吉尔福德Guilford(此人在美国心理学家上发表的创造力一文也是经典),Teresa M. Amabile的社会结果导向研究, 以及Arne Dietrich等人最近的认知神经学研究结果等等(The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creativity,2004)。因为没有公论,一篇短文也不是学术文章,这里不再详解。感兴趣的请自行搜索。

含糊的定义之后, 大家就要开始研究如何学习,训练和培养创造力了。 而要想控制什么,先要给出测量。学习到底有没有效果,总得有个说法。需求提出,问题确很难解决。创造力本身的定义都很含糊,测量看上去就更是无从下嘴。

解决这个问题本身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Amabile曾经用过自我评价的量表,让人自己给出自己有多少创造力的评估,这听上去似乎不太靠谱,然而心理学的很多研究就是这么做的。另外一类评价手段是考虑到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的联系, 通过回答一些发散性的问题,比如给出一个抽象形状的不同解释,靠统计回答的多少来指代创造力。这只能算是差强人意吧。

一个含糊的定义,接着一个不如人意评价手段之后,终于可以研究如何提高创造力了。 这又包括被动和主动两个方面。被动主要是研究环境,包括教育,文化, 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对创造力的影响。主动是指个人如何提高创造力,包括培养好奇心,自信,怀疑能力,思维发散行等等。

本文还是主要说说针对个人的主动行为。 之前曾经推荐过一本书,象外行一样思考,象专家一样实践。标题的前一句象外行一样思考就是涉及创造力的。回到沃勒斯的四个阶段:准备阶段,主要是要找到问题, 做相应的知识积累和准备。 没有背景知识的积累和理解的深度, 创造是无从谈起的。 其次是孕育阶段, 大概就是脑子里在想问题, 白天想,晚上想, 出门想,在家想, 吃饭想, 睡觉想, 紧张的想,放松的想。第三步,Eureka, aha 灵机一动,想通了。 第四步, 赶紧去验证, 如果不对, 重复一,二,三。 问题基本都是这么解决的。

整个过程里, 第三步最激动人心,也是大家关注最多的。 第三步到底是怎么来的,有各种理解, 本文的观点,关键在外行两个字上。按照当前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创造力活动几乎涉及整个大脑,特别是边缘系统。 有实验证据表明, 创造力跟多巴胺较高的浓度直接关联。 而创造发生的时刻,大脑通常有多个功能模块同时激活。 换一种说法,在原本不存在的概念联系直接建立联系,需要跳出原本训练成生的局部极小,这需要足够的扰动。不能过于具象,要更全局。而所谓,外行思考,就是指这种保持距离的思维方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以上不是空口无凭, 当今的心理学研究,明确提出了调节心理距离(时间距离、空间距离、社会距离、真实性),能够影响创造力的说法。在社会心理学最近10几年流行所谓解释水平理论(Construal Level Therory,CLT),一个人对认知客体的解释水平,与心理距离相关。越亲密, 越熟悉,解释水平越低, 就更具象, 更细微,也更表面。反之对陌生,无关物和人,解释水平就高,更抽象,更本质,更全局。 高解释水平与高创造力直接关联。

纽约大学教授伯尔曼(Evan Polman)的一系列行为实验表明, 甚至换一个人称代词, 就可以显著影响创造力。 伯尔曼为了研究创造力,做过很多实验。 其中之一是让任务参与者给自己, 给于自己生日在一个月份的人, 和生日无关联的人策划生日活动。最后结果是给陌生人的创意最好,给自己的最差。而另外一个囚犯脱逃实验, 让参与者相信自己从监狱里逃跑, 对比想象是自己要逃跑,还是和帮别人脱逃, 两者给出的方案做创造性评估, 帮助自己显著低于帮助别人。

所以跳出自己, 变成外行或者陌生人, 仅仅做出这种设想, 就可以帮助创造思维。 这大概是创造力的三秒速成班吧。

如果事情都那么简单, 创造力也就不能成为大家谈论的话题了。 别忘了,评价创造力的标准,除了新以外, 还要有价值。 光是奇思妙想,装满一箩筐,也都是无用功。 而想法要有用,还得要积累。 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也是讲创造思维成功学的人不愿多讲,通常一嘴带过的东西。

真正有价值的创造力,谈何容易?

 

 

 

 

我们为什么会老?

七月初的帝都提早进入了桑拿模式。自六月起气温就比往年偏高,虽然偶尔能享受一下暴雨带来的凉爽,然而只要雨一停温度就飞速上升。雨带来的湿气叠加在高温上的结果是又热又潮。 这是让我这个爱出汗的北人最害怕的天气。 如此时光,与其出门受罪,不如在家吹空调看书。早起从书架上随手抓起一本,大约是十年前的旧书,可能当年看过却没什么印象了。重读之下,觉得趣味十足,被吸引着一口气读完,已近中午。写篇读后感,跟大家分享下。

这本书的书名“揭开老化之谜”,中文版出版与2007年7月,至今正好十年。英文原版的出版日期比中文翻译还要早10年,是一位动物学教授 Steven Austad 写于1997年。英文原书名叫Why We Age, 中文书名个人觉得是译者自作主张画蛇添足了,像本文标题那样直译更合适些。因为书中并没有给出问题的全部答案,只是有很初步的理解,离真正的揭开为时尚远。

研究生物特别是与人相关的科学领域一直在非常快速的发展中。 20年的时间,可能书中有些观点已经过时了。 比如作者在讨论基因相关的问题时提到当时对人体基因测序的工作还在进行中。好在作者十分注意分辨已有的结论和未定的事实。 清楚的划定了边界,这里也主要依据书上的内容,并不引入最新的研究结果做更多修正。

作者开篇首先在辨析这个一个容易含糊的概念, 老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个很容易的误会是把老当成死, 这样就被寿命或者所谓平均寿命误导。 比如人类最近100年社会发展水平和医学水平进展极大,平均寿命大幅提高, 主要国家和人口的寿命从40左右上升到接近80,几乎翻了一番。然而这并等于,我们变老的更慢了。同样一个40岁的人, 100年前和当下“老”的程度可能是一样的。只不过100年前有大量的人口因为疾病早早就死亡了。 特别是新生儿的死亡率, 从百分之几,下降到几乎0, 寿命的平均值主要受这些因素影响。

所谓老,作者看来是属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技能的退化程度, 特别是越老人就变得越脆弱。同样的病,可能对年轻人躺几天就恢复了,对老人家就是要命的。 从这个事实出发, 可以用相对的死亡率的变化来定义“老”。 每个年龄阶段的直接死亡率在不同时代差别很大, 主要受医疗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然而相对死亡率的变化则是固定的, 作者认为,老化开始于一生之中死亡率最低的年龄11岁, 此后大约每7-10年增加一倍, 可以近似认为是每8年增加一倍。这是一个相对值,不管什么年代, 几乎是固定的。 有意思的是, 据说人寿保险定价准则也是按这个来的, 根据年龄每8年增加一倍。

这样的事实对大多数时期的人类是成立的。例外是现代的男性, 男性的死亡率自11岁到23岁增加了10倍,23岁的高点后缓慢维持10年,从33岁后才安装8年一倍的速度增长。在细究起来,这一段男人的死亡率高, 不是生理意义上的, 完全是因为男人的行为,比如2/3 的死亡是因为意外和自杀。过了33岁之后男性的绝对死亡率仍然比女性高一倍。最后的结果是男人的平均寿命低于女性,在绝大多数国家都是成立的。

对群体来讲,人类的死亡率早期受社会环境和医疗等各种外部因素影响很大。而越往后,内在的老化机制起越大作用。人类生活中的长寿者,能活最久的人事实上主要是由这种内在老化机制决定的。对年纪特别大的人来说,因为人体变得极其脆弱, 医疗的提升实际上起不了太大作用。因为人们倾向于主观相信寿命长久的特例, 历史上出现过各种活的很久的人。比如书一开始就提到一个声称自己活了150岁的英国农夫,因为让周围的人相信了他的话,他被请进英国皇宫作为人瑞被人围观,很快因为传染病死亡。死后被葬在西敏寺,和名人贵族相伴,也算死得其所。

直到20世纪,人们轻信长寿人的程度并无改变。 媒体曾经广泛报道几个著名的长寿之地,基本都在偏远的山区, 包括香格里拉,苏联高加索山区, 南美的乡村等等。 这些地方人的寿命想对挺长, 超过80岁,然而并没有那么长, 所谓的平均100岁,经不起考验。 如同英国农民的例子, 老年人倾向于夸大自己的年龄。 要能够追确判断人类年龄, 需要准确可靠的出生记录。这大约直到在19世纪西欧国家特别是瑞典最早开始做的事。依照出生记录, 第一个被确认活到120岁的人是法国妇女卡尔曼。在写书的不久之前1995年2月。作者认为在此之前所有超过120岁的包括吉尼斯记录基本都是虚报。作者还特别提到中国, 因为生肖八字, 中国汉族基本不会搞错自己的年龄,于是在中国长寿村的专利属于少数民族。

人类的自然寿命大约120年, 这个事实可能在狩猎时代就如此了。但是具体到不同的时期,因为生存环境特别是食物的变化。 人的健康程度变化很大。比如有研究表明人类从狩猎采集时期到农业定居时代,平均身高一下载降低了15cm。直到很晚的现代欧洲人,成年人的平均身高才恢复到 一万年前祖先的水平。因此特别要强调一点,不要被人类不同时期的死亡率变化导致的平均寿命数字剧烈波动所干扰,人类老化的速率,也就是身体衰退的速度, 在不同时期是一样的(作者的观点,请谨慎思考)。

由此就引发了两个问题, 人为什么会老? 老跟什么因素有关?

先回答一个问题,人为什么会老。 自然选择普遍认可的观点是,生物选择了死亡是因为这样可以更好的应对环境的改变。 然而这并不表示要死前变老, 很多生物的寿命就是生殖期, 一旦停止生育就很快死亡。这意味着这类生物在它们活着的时候是处在健康状态的, 而人类并不是这样。 现代大部分人在死亡之前, 身体已经极度衰弱了。

原书作者在其后用大量篇幅讨论了三个不同的解释:物种利益理论,即所谓牺牲小我,幸福大家;生命速度理论, 生命的老化是因为新陈代谢速度; 和进化老化论。

物种利益理论的出发点是,个体的老化,可能有利于群体的进化。这个理论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于把老化和死亡对等起来,前面已经提到过。 就算不老, 也可以因为意外而死。而更重要的是 严格按照生存选择的进化论观点, 从个体老化,推不出群体优势。因为在一个群体内,自私的基因取得了局部优势会扩散。直到取代所有不够自私的基因。

新陈代谢率是另外一类接受程度很高的观点, 因为生命的新陈代谢过程, 也就所谓用氧气和葡萄糖反应获取能量的过程,本身会产生一大副产品, 氧自由基,会到处搞破坏,比如破坏细胞核的dna, 而葡萄糖本身又因为梅纳反应会影响酶的作用。 所以构成生命的细胞会有一个固定的受损过程 。代谢越快,生命老化越快, 平均寿命就越短。这样的说法有很多看上去符合常识的证据,比如越大的动物,通常体温越低, 寿命越长。 如果把冷血动物,放到低温环境中,代谢速率降低,活的时间就更长。 就算是同一种动物,比如小鼠,每顿吃的更多,就活的更长。 这种观点看似有道理,然而并不普适,比如鸟类,大多数体温高,代谢快, 然而有很多鸟活的很长, 鹦鹉甚至能超过人的寿命。

那真正影响老化的因素是什么呢?作者从进化论出发, 推导出来了老化的选择理论。一切可以归结为生育, 假设有一堆试管,试管当然不会老,加入每年试管的打破率是50%,那么一年后, 只有一半的试管还存活,10年后, 1000个试管之剩下一个, 如果试管在一岁的时候能制造小试管, 那么因为这个打碎的过程。 大部分小试管只有一岁两岁的父母,几乎不太可能有10岁的父母。在这样一个试管的机制下,假设试管有各种各样的基因, 有些是帮助到1岁以前的试管, 但是对此后的试管有害,那么这种基因很快就淘汰了,有些能帮助到5岁以前的试管,但对5岁以后的试管有害, 那么这个基因就可以留存,因为基本没有试管能活到5岁, 对10岁的试管来说,身体里有大量帮助生命前期,破坏生命后期的基因,自然就“老”了。

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鸟类代谢那么快, 寿命还那么长, 因为鸟类的天敌很少,试管打破的速率底, 因此自然选择的过程可以保留更多的“长寿”基因。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帮助生命前期,不利于生育后期的基因? 这要从生命过程的本身开始理解,单细胞生物是可以无限分裂下去的。 而人这样复杂的生物,由各种分化过的细胞构成的,不同的功能的细胞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人身上的细胞大部分从基本结构上来说和单细胞生物没有什么不同,能构成人,需要被控制,才能和其他细胞交互作用和整合。 这种控制的主要机理之一就是抑制细胞的分裂次数。特定功能的细胞分裂次数有限受控这是构成复杂生命的基本机制。 人体内, 只有生殖细胞将来可以无限分裂下去(当然, 一个细胞就能分化长成一个新生儿嘛)。另外一种可以无限分裂下去的, 就是臭名卓著的癌细胞。

因为分化过的身体细胞的分裂次数有限,细胞又因为新陈代谢受到自由氧基和葡萄糖的破坏。综合起来就构成了老化。 这是成为高层次生命必须放弃的东西。 而又因为只有生育之前起效的基因能参与自然选择。 人的老化过程, 由人的生育时间选择而来。从数万年前就被定格在120岁。

书的最后一章试图说明, 这个老化过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比如运动是没有用的, 运动只能帮助肌细胞和骨骼, 让人看上去更健康, 更少患病, 但是不能减缓人体的衰竭。

因为现代人类的生存环境的改变大大超过了自然进化的速度, 人的基因组还未经过现代社会的适应性选择, 如果想真正延缓衰老, 基因工程实际上是有用武之地的, 比如鸟类已经事实上被选择出了延缓衰老的基因, 是否可以借助相关的机制帮助人类延寿,这是作者在书末提出的问题。

回到文章开始提到过的, 生命是个复杂的过程, 其中存在着各种互相关联的作用机制。 传统的思维方式从一点出发, 并不能很好的应对。 人总想活的更久一些, 但是话的更久是否真的好呢? 是个问题。

 

如何练就一双慧眼,成为人生赢家?

本文属于标题党。想写这篇小文, 是最近刚被新闻给忽悠了。作为一个业余军事爱好者,长期被人教导航空发动机是中国当下军事技术的焦点和软肋。前两天看到一条新闻,乌克兰航空发动机厂3000多技术人员将落户重庆,十分高兴,就在聊天时跟人提起,结果被人指出可能是假新闻。上网一搜,还真是真假难辨。信息爆炸时代,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消息和观点,一不留神就会受骗上当。如何辨别真假,以下是作者凭个人经验总结的一点看法。

还是先从那条新闻说起, 新闻粗看起来是有模有样的, 说重庆市政府出资20亿和乌克兰马达西奇(百年老厂,设计生产客机,运输机,直升机的多种发动机,全厂2万多人)合资在重庆组建天骄航空集团并设立发动机厂,为此有3000余名乌克兰技术人员要落户重庆,重庆正在组织人力物力安排接纳云云。

这个新闻让本人上当,细究起来, 首先这是一条符合预期的新闻。中国和乌克兰在苏联解体以后长期有各种合作。中国的军用发动机,包括船用的,坦克用的后来解决问题都跟从乌克兰引进技术和人才脱不开关系。乌克兰因为前几年的内战,已经不是一个宜居之所了。就算是在马达西奇这样世界知名的厂家,一般职工的日子怕也不好过。能搬来重庆落户,说不定还真是喜大普奔。拿常识来看没什么问题。 又是作为一个军事爱好者乐见的。问题出在那里呢?

经人提醒,上网一搜,马上就找到了乌克兰大使馆官方否认3000人来重庆的新闻。3000人集体来中国解决护照签证无论如何不可能不通过乌克兰官方,这个消息说明至少这3000人来华还没提上日程,否则使馆不会不知情。再深入发掘一下,看到知乎也有相关讨论(知乎是个好东西)。各方面的消息汇总一下, 首先这个天骄航空就很可疑。 创办人王靖是号称要挖尼加拉瓜运河的人。而这样大的事情, 没有中航工业,中国发动机公司参与。 具体操办人信威集团是个有黑历史的上市公司。 虽然这个事情最终没有结论,从涉事的三方来看, 乌克兰否认,重庆官方没吭声,嚷嚷的最厉害的是信誉度很差的信威。可以很大程度是认定是个忽悠新闻,民营企业为提升股价或者吸引国家投资在炒作。

以上新闻到底是真是假其实没有那么重要, 最多是个和别人闲聊的话头。然而每个人工作之外获取的各种信息:大到国家汇率变动,房价涨跌,小到商品推荐,旅游景点美食介绍,都可能会影响个人的具体行为,比如买房还是卖房?要不要买这个新玩意?去那里吃饭?等等。时至今日,大部分人获取信息的渠道都是网络为主。网络上又有大量真假参半的东西, 该如何分辨?

首先,功利的讲,如果一条信息无关今后的行为, 看过就好。觉得有点意思的可以收藏。 因为大概今后唯一用途是用来8卦。  8卦其实挺重要,是人际交往的重要一部分。那为什么又不用费脑子? 因为8卦的东西, 无所谓对错, 如果别人当场指出你错了, 那就痛快承认,顺便恭维对方,拉近距离。当场认错对大多数人是很难的, 其实想通了就是很简单的,尤其是在8卦的时候。

如果事涉个人决策,就要认真对待消息。比如一条商品推荐到底是用户真实感受还是广告软文?会影响要不要买的行为。 对一条消息做初步验证,简便易行的方法是看消息的来源。比如一个媒体相对权威,公信力强,作者知名度高,或者是领域专家,其中包含的事实和观点可信度就高。

如果涉及重大决策,比如买房,权威说法也不应该简单的信任,因为这样的复杂事情其实没有权威。这时候应当谨慎思考,而思考的过程要把握两个重点:

  1. 先区分是事实还是观。有本流行的书叫批判式思维。其中总结的思维方式第一步就是要区分这是事实还是观点。 事实是对客观的关联概念和行为的描述,人人相同。观点是主观看法,人人可以不同。这是苹果,是事实。苹果很好吃,就是观点。 有喜欢苹果的也有不喜欢苹果的。一定要区分开。
  2. 认定事实,通常并没有解决问题。因为最后指导行动的还是观点。通过事实形成观点是个逻辑推导的过程,从简单的三段论到复杂的逻辑演绎。大脑其实不是天生就擅长干这种事情。逻辑思维原本就是通过学习和训练才能获得的技能。 更难的是如果要从事实得到观点,还要有思维模型,这个要靠长期的积累才可以形成。 之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这里就不展开了。

对大多数人来说,如果每一件事情都经过逻辑思考太累了。 最常见让人快速接受观点的做法还是诉诸权威。当然,放弃思考也留给了别人更多操控你的空间。

现在网络媒体之所以假消息这么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从动机出发,最主要的还是经济利益。比如做公号,阅读人数是硬道理,人数上来了,才能多招广告客户,提升单价挣大钱。为此他们会故意用偏激的观点,部分的事实制造预期反差来吸引人。所谓预期反差,是跳出读者的预期范围,制造意外。比如:90岁老太怀孕生双胞胎。 大脑天生就会被这样的东西吸引。如果碰上了类似的情况,尤其要特别小心。

吸引人之后,给读者进一步灌输观点,最有效的做法是诉诸情感。我们常说的俗话是以理服人,以理服人只能服少数爱思考的人。对大多人来说还是诉诸情感最有效。诉诸情感的最主要手段就是讲故事,一定要是一个人的具体遭遇和感受,这个人越有名气越好,是讲故事的本人更好,两者合一最好。能够激发同理心,就可以顺畅传达观点。这个时候逻辑是很难起到效果的。演说家和辩手们最擅长如此。

想摒弃情感的干扰,认定事实,进行演绎也不容易。大脑的思考方式是很容易走偏的。 可能会把关联当作因果关系, 把次要原因当作唯一原因。深究起来,从思维的机理出发,大脑倾向于在概念之间建立关联,因为这样就能形成模式压缩信息,这是大脑中的神经网络一刻不停再做的事情。两个能够建立关联的概念如果被刻意诱导,而又不仔细检查, 就会变成强联系。而大脑会愉快的接受这种联系,甚至会主动归因,形成所谓脑补成立。

比如本文的标题, 可能就能把关联诱导成了似是而非的因果关系(前后关联)。

思维训练,很有必要。子曰:学而时习之。

 

为什么艺术家喜欢尼采?

不知不觉,已经写了一年文章了。如果以阅读人数作为评价标准,回看历史数据,文章质量参差不齐。抛开被大v推荐或者转载的特定几篇文章,剩下的阅读数量也能差3,4倍。凭感觉总结一下,写的越实用的,比如人工智能技术的介绍文,看的人数越多。反之,谈文艺的,小情调的看的人就少。这可能是因为当前的社会就是个功利社会吧。其实作者一直认为写文章主要是为自娱自乐,有更多人看只是加分项。不忘初心,方能始终。今天继续任性一把,说说尼采。

尼采大概是德国人的话题人物里面几个出现频率最高的名字之一了。很早读书的时候就知道,尼采是给希特勒提供哲学基础的。因为他说上帝死了,世界需要超人。大致在那个时候,形成了对尼采的负面影响,想象中这大概是一个满脸狞狰,挥动大棒,声嘶力竭的对围观群众喊叫的人吧。很久以后才知道,事实完全相反。

最近一段时间对讲一战的书非常感兴趣。因为按照周期律的观点,一百年以后的今天,与一战前的几年前状态非常相像。 科技发展经历了一轮突破, 电的应用开始深刻的改造社会和生活方式。变革中的社会冲突加剧,大部分人感到无所适从。社会思潮多样化,也可以说是乱象丛生。特别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德国,正在挑战现存的秩序。与二战不同,一战开打的时候,没有人会预料到这是一次世界大战, 是摧毁旧秩序和精英阶层的战争。当然历史也不能这么简单假设对比。看过的讲一战的书里,最有意思的是今年刚出中文版的“春之祭”。

春之祭不是一本好读的书。我断断续续看了一个月才勉强看完。书中充斥着大量当年史料描述的碎片,作者按照自己的思路把这些零碎串起来,以总结出自己的观点。书的副标题是,一次世界大战和现代的开端。著名文化批评家王晓渔博士给这本书写了序,题目为“一本冒犯文艺青年的之书”。他在序言里给书里的观点划了重点,所谓先锋派艺术和冲锋队(不只纳粹有)存在着亲密关系。正如书名芭蕾舞剧“春之祭”所展示的,他们用冲突取代了传统的美和和谐。书中还总结了二者(先锋派和冲锋队)的四个共同精神联系:“内省,原始主义,抽象,制造神话”。这正是尼采的核心思想来源。

尼采1844年出生在德国一个乡村牧师家庭,幼时丧父,还有一个年幼的弟弟在他很小的时候死了。按照精神分析的说法,年幼失去父亲和至亲会塑造一个人的性格,总体趋于忧郁。父亲的去世,反倒加强了尼采对牧师的向往,他立志做一个牧师,从小就给小伙伴们讲解圣经。获得了小牧师的称号。很多尼采的传记讲,尼采因为和祖母,母亲,两个姑姑,几个姐妹共同生活,得到了非凡的宠溺,变成极其任性。我不同意这种庸俗的说法。对于立志把自己奉献给上帝的人,生活方式对他没有那么大的影响。拜家庭条件所赐,尼采读书时接受了严格的古典(精英)教育训练,熟谙音乐和文学。

尼采20岁时进入大学学习神学和古典语言。一学期后,因为不喜欢神学的拘束,他开始专攻古典语言。接触到了大量的古代文化后,尼采在24岁时就成为瑞士巴塞尔大学的教授。此后10年,在巴塞尔大学边教学,边思考,边著述。瑞士当地的上层社会整个对尼采敞开。愈加帮助他面向精英气质的孕育。大学教授教学的生活非常舒适和安逸。但如果一生到此为止,活在这种安逸中,尼采就不是尼采了。

1879年,尼采35岁时,告别了大学教授的职位和安稳的生活,开始四处游历。三年后尼采遇到了美丽的俄国少女莎乐美,开始了此生唯一一段短暂的感情。半年后因为自己妹妹的激烈反对和挑拨离间,这段感情夭折。此后不久,尼采写出了名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在游历经历的第10年, 1889年,都灵的大街上,尼采疯了。疯了以后尼采还活了10年,这10年主要是在家中和精神病院之间辗转,直到生命的终点。

作为个人主义的先驱和一个天才人物, 尼采才华横溢。从他的作品中可以充分体现出来。凡读过尼采书的人都可以感受到这种文字的力量。书里能够被摘出独立成为金句的数不胜数。这样的人物为什么会疯?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因为尼采一生孤独。然而孤独的人多了去了,中国自古就有传说中的隐士,没见有疯的。尼采会疯,这里的解释是他终于控制不住内心的冲突。

尼采从小出身于一个基督教家庭。作为信仰上帝的西方,人生最大的意义就是按照圣经的教导去接近神,接近神而不能成为神,因为神是唯一的。这是神人之隔,也是西方精神的核心之一。作者理解这是因为基督教的发源是作为下层人民的精神安慰剂。生而为人就有原罪,一生赎罪,死后去天堂,这是他们对人生意义的解释。 这样的解释在底层过着困苦生活的人看来,理当如此。而对统治阶层,掌握着资源,有很大的自由,心底里怕是不能信服。 于是有人搞出了反着来的撒旦教。 也有想挣脱神学束缚的尼采,宣扬上帝死了,人性可以解脱束缚,获得自由。

尼采一生的行为是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 在上帝死了之后,没有可以作为目标的神性,尼采的人生意义就回到了生命本来的欲望。尼采曾经把艺术和美指为人生的意义之一。在弗洛依德之前,尼采就说艺术的创造消耗的是跟性行为同样的能量,美学是一种生理学,所有的美都可以激起生殖欲望,艺术家是性欲旺盛的一群人。这大概是某些“艺术家”喜欢尼采的真实理由。

而在尼采疯掉之前最后的著作权力意志里:尼采又把人生的意义解释为对权力的追求。追求强大,追求优势,成为超人和太阳。 这大概是他最后疯掉的根本原因。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尼采在释放人性以后,不过是爬了两层马斯洛的人性金子塔,没爬到最后就疯在了路上。

按照中国的传统哲学,物极必反,追求极致,自然会死得很惨。中国古代哲学有天人之际,虽然没有神,但是也有天人之分。人不能成为天, 天命所归,称为天子,统治万民。如果要造反,就要替天行道。 而传到中国来的佛教属于大乘派别,大乘里,人是可以修成佛的,虽然路径很长,终究没有人佛根本之分。原始的佛教在印度主要是小乘,小乘只能修罗汉。半懂不懂的人以为小乘低级,其实并不是,非不为也,实不能也。小乘的真佛只有一个,跟基督教一样,人不能成佛,只能接近佛。明眼人应当看出,这也是给下层社会的信仰。

中国的传统哲学发展到宋以后,开始有了天人合一,注意先有天人之分,再有天人合一。一上来就天人合一,八成最后也会疯。这是取中的道理,这里就不展开了。

这篇文章不是标题党,更象是文不对题。矛盾冲突,乱象纷呈的今日社会如何不走向战争和毁灭,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需要莫大的智慧。这大概是作者真正想说的。

历史曾经证明,靠尼采不行。 靠西方也不行。

最危险的, 就是思想。

 

一碗炸酱面

早几年有个动画电影叫料理鼠王。本身的剧情是标准的美国励志通俗片。但其中有若干情节令人印象深刻。其中令我记忆犹新的一幕是, 料理鼠王的店来了一个著名美食评论家,影响之大可以一言决定店的生死。此公对老鼠有偏见,一进门就板着脸,一言不发的坐在桌旁等菜。然而当他用叉子把料理鼠王的菜放进嘴里的一刻,画面定格。一瞬间,熟悉的妈妈做菜的味道令他的情感崩塌,手中的餐具落地,脑海中回忆起少年的自己站在被午后阳光充满的厨房门口,正在做饭的慈祥的妈妈对他回头微笑。那可能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食物唤起的情感,常常能直击心灵。今天就来闲谈家常一顿饭。

家母是陕西人。在中国北方,面食是最普遍的主食,各地都有不同的做法。因为各种原因,大家看到的面食馆子最多的是兰州拉面,其次是山西面馆,陕西面馆的数量大概排第三。这个排位仅凭个人印象,不一定准确。陕西面馆只排第三,然而经常有进了一个陕西面馆,却发现卖的是陕西刀削面的尴尬场景。

为何有挂羊头卖狗肉的陕西面馆,可能要从陕西面食的特点说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三秦大地的给人的普遍印象是实在,往好里说是淳朴,往坏里说是有点土。 性格如此,做的面食也不例外。陕西的面食做起来最费功夫,最有代表性的岐山擀面条,活面要到位,揉面要到位,还要用特长的擀面棍擀成一张处处薄厚均匀的面皮,再用刀切成细条。这样的面条,下锅煮后呈半透明状态,口感非常劲道。类似的工序早就有所谓压面机做出的机器面条。机器面条虽然差强人意,胜在成本底。为此真正用人工费时费力做的要特别称为手工面,可以卖的贵些。然而就算如此,能做到位的也少之又少。要强调是手工面,又有人工成本综合考虑,还是挑简单做法来的更为省力。陕西馆子卖山西面就不足为怪了。

说到面,先说历史。 作为面条原料的小麦被人类栽培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万年前,主要是在中亚地区发源。被驯化以后,小麦就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因为是面从西来,在中国的传播是沿着黄河扩散,最后传到南方。躲在黄河几字形之下的关中三秦正是中国较早种植小麦的地区。

作为小麦经过深加工后才能做出的面条,出现的年代晚的多。史书上记载的面条大约最早可见的是东汉,那会儿所有的面食都叫饼。饼又有蒸饼,汤饼,蝎饼,金饼,索饼等。其中汤饼就是用手把面撕成片状放进水里煮熟,类似现在的面片。而索饼可能就是早期的面条。

到魏晋时,应当已经有接近现代的面条。世说新语里有个段子: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何平叔(何晏)是当时的美男子,是个白面小生,皇上怀疑他脸上擦了粉,(又不好当面问)于是大夏天的请他吃热汤面,结果何晏吃的大汗淋漓,用红色的衣服袖子擦汗,结果脸上染了色,白丽透红更美了。这个段子告诉我们:皇上会用计,衣服会掉色。现今的年青男女如果怀疑对方脸上有粉看不清本来面目,可以请她(他)吃一碗热汤面。

面条正式称为面条,要到宋代了。宋代商业发达,有很多大城市, 东京梦华录,梦梁录等书里都有面条相关的记载,有插肉面,桐皮熟脍面,三鲜面,丝鸡面,盐煎面,笋泼肉面,炒鸡面,大熬面,炒鳝鱼面,银丝冷淘,卷鱼面,笋菜淘面,笋辣面等等。光看名字,就可以大致想象是怎么做的,种类之多,不亚于今天。宋朝还发明了挂面,可以方面旅人速食。

今天常吃的手工面,抻面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明代:宋诩的宋式养生部里详细记载了扯(抻)面的做法:用少盐入水和面,一斤为率。即匀,沃香油少许,夏月以油单纸微覆一时,冬月则覆一宿,余分切如巨擎,渐以两手扯长,缠络于直指,将指,无名指之间,为细条。先做沸汤,随扯现煮,视其熟而先浮者先取之,齑汤同前制。这大概跟现代的拉面,扯面没什么区别的,煮完捞出来放汤里就是拉面,上浇头就是扯面。

我在家中常吃的面,与上述做法几乎完全相同。要做好抻面,文中两个字即匀,是关键。 面要匀,得揉,揉面的过程除了让面和水更均匀的混合,揉开只有表面进水形成的小面疙瘩以外,更重要的是面中结构的形成。面刚和水的时候,主要靠水合淀粉的胶状形态,这时候是很粘的。在揉的过程中,其中的蛋白质慢慢形成分子长链,面筋开始出现,面就慢慢的不沾手了。蛋白质最后构成的网状结构配合水合淀粉的胶体,和好的面就有很好的韧性和延展性。可以拉成很细的丝,也可以抻出半透明的膜,这是面条好口感的基础。 把揉好的面静置一段时间,所谓醒面,也是有利于这个结构的生成。醒面时间不能太长,时间长了面就发酵过头了。所以宋诩说夏一时,冬一宿。

对北方人来说,筋道的面条是一碗好面的基础。能让面条出彩的, 是汤头或者浇头。著名的牛肉面,精华在如何熬出牛肉汤。而我的个人口味,更喜欢浇头拌面。自家常做的浇头是炸酱,因此心中最爱的是炸酱(抻)面。

最近这些年,帝都的街头多了各种所谓老北京传统美食,甚至什么汽水,酸奶也要挂上老北京的名号。炸酱面也是其中之一。南城某著名老北京炸酱面馆,店员一色的民国装扮,肩膀搭条白毛巾,互称店小二,有人进门就齐声大喊:客官请好。完全靠噱头揽客,恐怕是挣慕名而来旅游客的钱。一时生意竟也不错,然而面条口味不敢恭维,号称是手工,粗而不劲道,可能半是机器,半是手工,面活的不到位。

北京人确实有吃炸酱面的传统,然而这是家常小食,过去基本没见有卖炸酱面的馆子,那还有专门吃炸酱面的馆子。老北京的生活态度是雅静安逸,饭馆是用来消磨时光的,也没有进门大喊,各种聒噪的道理。

作为四季常吃的家常一顿饭,炸酱面的制作并不复杂,也没有饭馆那么多噱头,不过也不是完全不讲究。真讲究的地方,在搭配。做好一碗面,除了前面说过的面条功夫口感外,要荤素搭配,酱料搭配,鲜陈搭配,。

炸酱面的酱顾名思义是炸出来的, 而用来炸的酱,正经的做法要用黄酱搭配一点甜面酱来炸。其中黄酱是大豆做的,有醇香。甜面酱是用面粉来发酵的,有甜香可以改善口感。炸酱时用的肉丁最好是肥瘦结合的五花肉。酱要炸好,火候要到家,最好小火慢慢炸半个钟头。出锅撒上葱花。素的炸酱搭荤的肉丁,酱的本身用豆搭面,搭配好,火候到,这样的酱吃起来才,鲜,香,醇,浓,滑。

有面有酱,已经可以吃了,但是要吃好,还要有切好的各种蔬菜面码。酱是陈酱,蔬菜是为新鲜,这是鲜陈搭配。在外面所谓的老北京炸酱面馆,面码一上8样,10样,过犹不及。面码有个两三样足以。真讲究的是时令,要应季。 春天有香椿芽和菠菜,夏天可用黄瓜和小萝卜,秋天能选得花样就多了,胡萝卜,芹菜,甚至玉米,毛豆。到了冬天老北京就吃大白菜,因为没有别的。

做好一碗面,并不需要出多大力气,然而要花足够的时间,料也要搭配,精选。而吃面,更是要细嚼慢咽,慢慢品味,只为消磨时光。这是传统中国文化的生活态度。平淡中有一点优雅。在现代的快节奏生活里,已经不剩几许。

能吃上一碗母亲做的炸酱面,是一种享受。再联想到这一碗面中的历史和文化,顿感幸福。

 

 

 

 

 

 

此道之美也,莫之御也!

去年中国考古有个大事件是海昏侯墓的发掘。墓中出土了金珠宝贝无数,据统计光黄金器物就有70多公斤,还有10来吨铜钱等等。然而在读书人看来,这些阿堵物的的价值加起来也不如墓里出土的烂竹简。因为单就公布的两片来说,这可能就是失传已久的齐论语,世传经典会就此改写,对文化传承可能会有很大的影响。

中国文化连绵不绝,世间独有,考古发现挖出来两千年前的东西,上面有的文字,随便一个受过义务教育的人都都读。虽然可能会有每个字都认识,连起来却不知是什么意思的困惑,也比外国那种找到什么东西如同天书,要靠专家来猜来蒙的状态强太多。此处本应有点小自豪。今天就借这份自豪,说一说论语和孔子。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大概是对孔子最高的评价了。这话是宋儒理学大家朱熹说的。朱熹也可以叫朱子,在清代升为孔门第十一哲,配享孔庙。如果有幸去过曲阜孔庙,在正殿大成殿里,孔子居中,两边是四圣十二哲,朱子在西面最末一位,虽然是最后一位,也不得了,因为其他十五位都大他一千岁。

这么高的评价,我个人是不同意的,孔子传下来的东西, 是一本弟子总结的语录,论语,其实很象所谓希腊哲人苏格拉底,他的言行思想也是弟子总结。这些话,弟子篡改了没有,其实不知道。但是比起在雅典广场上闲逛的苏格拉底,孔子数次出仕,还周游列国,实践多了许多。因此孔子的言行,更多人间烟火气,也更实用。看论语,主要记载的是孔子和弟子的日常,和互相之间的对话,讲道理,评点人物,还有很多喜怒哀乐。让人觉得心生亲近,并不是那种远离人间的高高在上。

孔子的弟子把他推为圣人,他本人其实是不愿意的。论语子罕中有一段太宰(官员)问子贡(弟子):夫子难道是圣人吗,他怎么本事这么多? 子贡回答: (我的老师)当然是圣人,天生的,所以本事多。孔子听到以后说:太宰了解我?(他怎么知道我本事多?)我年轻时候因为地位低,干了很多下贱活,本事多是本事多,然而,你看当今的贵族(君子),他们有那么多本事吗? 没有啊!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可见夫子是不喜欢别人说他是圣人的。

然而弟子们不答应,夫子去世后,历代孔门弟子推崇,还有儒学作为治国之术的统治者加持,夫子的地位就越来越高,最后就成了大圣人。贴上了圣人的标签,论语里一些话就不好理解了,后人特别是从配享孔庙的朱子开始,就有各种引申,搞的大家理解越来越难。你不理解,就只好听他们的解释,说让干什么,就做什么。这是古今中外通用的统治之术。

夫子对自己的评价是一句中国人都熟悉的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甚至成了这个年龄人的代名词。其实这段话本来是夫子自己的,并不想指任何其他人。这一句话,其实说了夫子的生平。

孔子出身不低,是贵族,其实那个年代能读书讨论学问的也只有贵族(君子),相对是平民(小人)是不配来学的。这是古代物质条件所限,不能有这么多不劳动生产光动嘴皮子的人,不必过度苛责。在贵族里,孔子小时候是很苦的,三岁丧父,17岁丧母,母亲死了是他一人发送,服丧三年之后,19岁按部就班结婚生子。十五志于学,大概说的就是这一段,具体跟谁学,没明说。前面说过孔子本事很多,其实孔子能文能武能弹琴,肯定是跟很多老师学过。

到夫子三十而立,子曰:不知礼,无以立。这是懂得了礼,有学问了。孔子的学问是学出来的,先跟人学,再教别人。这个时候他有了自己的第一批跟随着,第一批徒弟。

30以后,孔子先去了齐国,没找到工作,不过欣赏了音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然后就又回到鲁国,四十不惑,想明白了,专心教书育人,不找工作(当官)了。孔子47岁时,名声应当很大了,鲁国的当政阳货来找他:国家这么乱,你不管,能叫仁吗?孔子说是是,然而并没有出来工作。他在家研究易经,又研究了好几年。看书看的太用功,韦编三绝,绑竹简的牛皮绳都断了三次。看懂了易经,五十而知天命。

孔子51岁起,当了三年官,当时的鲁国从上到下都不讲礼。孔子维护秩序,曾经打仗平乱,这对鲁国有好处。于是鲁国旁边强大的齐国施压,孔子的工作就又丢了(并没有放手,安排弟子接任)。孔子50多岁开始周游列国。到处转悠,同时也为找工作。中间也在卫国两次,陈国一次,工作了10年,一直到70岁,回到鲁国。50多岁年纪,在当时的人来说已经很大了, 还在路上折腾,甚至还有著名的困于陈,蔡之间绝粮快饿死事件。应当说很不容易,很艰难。这一路上还碰到了各种怪人来骂他。孔子说六十耳顺,意思可能是你们说,我听,说什么我都顺着来,因为我不在乎!

孔子69岁的时候,儿子孔鲤死了,薄葬。 70岁回到鲁国,主要是有人找他的弟子当官,他本人已经太老了。这是孔子人生最后几年。儿子先死了,71岁他最爱的弟子,颜回死了,老天丧我,大哭一场!同一年鲁国哀公获麟,仁兽被抓了。孔子可能联想到自己的命运,正在编的春秋也不写了。再过一年,另一个最爱的弟子,子路也死了,子路还死的很惨,被人砍成肉泥,孔子听到了又大哭一场,让人把厨房里的肉酱倒掉。白发人送黑发人,孔子的晚年不幸福。

73岁的时候,孔子说我已经太老了,很久都没梦到周公了。然后就得病了,还很重,他的弟子子贡来看他,孔子说,你怎么来的这么晚啊,我都快死了。还说,天下无道很久了,然而他们都不听我的(莫能宗于)。7天以后,孔子,卒!

孔子晚年其实受过很多打击,然而他说自己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又自由,又守规矩,这前后矛盾的两段,是人生的境界,真性情!

孔子一生不得志,死前也很遗憾:为什么满世界人都不听我的? 然而他活的很明白,因为他有人生目标,仁和礼。孔子最大的本事,其实是教徒弟。孔子教徒弟,我总结为八个字:言传身教,因材施教。

史书上说,孔门七十二贤,三千弟子。看论语里,出现的跟在孔子身边的弟子不过十几个人,前后还分成两批,孔子同时在教导的,也就六,七个吧。剩下的再跟这几个大师兄学。这样是对的,精英教育就得这么做。多了是没法因材施教的。从论语里就能看出来,夫子对弟子说的话, 是考虑到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的。说这个的文章很多,这里就不啰嗦了。

孔子最喜欢的弟子,是颜回,颜回其实没留下什么,只是跟着孔子,被其他弟子一起捧高了。孔子死后,弟子们开始帮师父封圣,孔门八儒,越传越广。人多力量大,慢慢的,孔子的地位也就越抬越高,直到至圣先师的今日地位。

作者写这篇文章,是因为跟师兄弟们的一段讨论。现在深度神经网络很火,有所谓三巨头,其中祖师爷Hinton很低调的,然而弟子Lecun 好比子贡,很厉害,能说会道会捧人。旁人就有看不惯的,2015年有关神经网络有一篇Lecun写的综述文章引发了他和看不惯的人之一LSTM之父Schmidhuber(以下简称S)的论战。S认为Lecun他们夸大了自己的贡献,很多思想早已有之,这被Lecun写了长文痛斥。S还曾经在去年大火的GAN 之父 Ian Goodfellow的讲座上站起来说自己也有类似的想法,又被Ian痛斥。公允的讲,S获得的名望低于他曾做出的贡献,不服气值得同情。他之所以名声不显,可能是自己的名字太长不好记…

以上属于玩笑,S没得到应有的认可,我个人理解应当第一是他在德国,不在美国这个当代学术中心圈子里。第二他实在没有什么叫的响的弟子,跟Hinton一比简直天差地别。名望是要靠别人来说,弟子捧老师天经地义。自己站出来说,是很掉价的行为,不仅没有效果,反而被人鄙视。

左传里记载,春秋时鲁国的叔孙豹与晋国的范宣子就什么叫 “死而不朽” 展开了一场辩论。范宣子说,他的祖先世代为贵族,家世显赫,香火不绝,这就是“不朽”。 叔孙豹不以为然,说你这个只能叫做“世禄”。我的看法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中国文化从此以后用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评判一个人。其中立德最高。孔子也是这样认为的,他最喜欢颜回是因为颜回德行好。孔子不在乎立功和立言,他其实不喜欢能说的人。孔门弟子里,宰我和子贡是最能说会道的。有一次宰我白天睡觉,被孔子看到大骂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就是稀泥烂屎不上墙的意思,骂的很难听了。宰我挨骂不是因为睡觉,是因为说话不算话。 孔子认为话多必有失,说多了总有不算的时候。说了不算,就有亏德行了。

然而要流传后世,光靠德行是没有用的。后人很难看到前人的德行,立功也影响不了几代人,还得立言。孔子不太喜欢的弟子因为会写,后世的影响反到很大。

说来说去,怎么做,还是要看怎么想,最看重什么。 夫子说“此道之美也,莫之御也!”。 这就是大道之美啊,就是无人去实践啊!

 

如何培养强大的直觉?–从AlphaGo下棋说起

上一周科技圈最热的事件就是alphago 再战最强人类棋手了。 不出意料, 人类完败。不管是3番棋还是转着圈下, 组队下, 人都输给了机器。 有人说从此就没人下围棋了, 观点错了。跑不过汽车的人一样爱跑步。跑步是用来锻炼体力的,下棋是用来锻炼脑力的。作为锻炼脑力最好的游戏之一,围棋将长期繁荣,而且因为有了电脑可以帮助教学,降低学棋的成本, 围棋会进一步繁荣发展。那么围棋究竟是怎么锻炼脑力的, 我们今天就掰开来讲一讲。

在谈alphago下棋之前。 先来说在在此之前计算机是怎么下棋的。计算机先胜过人是下象棋。在机器下象棋的时代,走子主要是根据规则来下。象棋的子少,每个子都不一样,我们就可以给每个子一个重要性的分数,比如王后是10分,小兵是1分, 再根据每个子在棋盘上的相对位置加权,比如王后下一步直接吃到王,那就多加几分。综合下来我们就可以对一个象棋盘面打分。下棋就是遍历所有走子可能的一个树型搜索过程,从当前步所有可能的走法往下延伸,太差的招法可以及早去掉,一步一步算下去,最后选择搜索到的空间里最好的下法。

同样的方法到了围棋, 就有问题了。大家都知道那会儿计算机下围棋不太行,长期处在业余水平,主要原因是围棋和象棋有很大的不同,围棋每个子都一样,棋盘也大得多,而且是逐渐往棋盘上加子,如何评价局面就很困难。简单办法就是数谁的地盘大,一个空地离那个活棋近就算谁的,但是这个通常是不太准的,因为死活本身就不确定。再加上选择太多,能搜索到的空间有限。这样合起来就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围棋不能象象棋那样用确定的搜法。实际上围棋搜索是用了所谓蒙特卡洛树,一种引入了不确定性的搜索方法。因为判断不准,干脆认为所有的判断都包含有概率,然后象仍骰子一样蒙,可能性大的地方就多试几步,到然后所有试过的加起来那个分高选那个。这样蒙圈,效率就不高,计算量大, 对计算能力的要求高,在alphago出现之前人们认为机器下围棋是不行的,超过人还早。

为什么alphago一出来就行了?是因为alpha过把下棋的判断过程分成了两个网络,一个叫策略网络,也叫走子网络,可以根据当前盘面一步就推出下棋的选点在那里。另外一个叫价值网络,其实就是象棋里那种盘面评估的,只不过因为围棋复杂,用到了神经网络学习。alphago还搞了一个快速走子的策咯网络,用这个和价值网络的评估配合起来,利用蒙特卡洛搜索方法,综合选择可能的走子。这个策略网络是之前没有的,一步就能算出下一步棋,类似人的直觉。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会碰到很厉害的人,做事很行,能成功也是大家服气的。对这样的人肯定有的评价是脑子好使。脑子好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脑子快,想得多,算的多,另外一个就是直觉准。尤其是后者,在生活里面对很多复杂问题的时候,一开始是无从下手的,因为各种看不清楚,没法算,这个时候,也许只能依靠直觉,直觉好不好使,是高手还是低手,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这听上去就很玄乎了,直觉是什么?为什么别人的直觉比我强?我怎么来训练直觉?我也想知道!

开个玩笑,对于大脑是如何工作的,人们慢慢有了越来越多的深入了解,虽然还没有最终确定的答案,我们也已经知道了很多。我们可以依次回答问题。

首先什么是直觉?直觉来源于潜意识,也就是没有进入注意力的意识。通常情况下,直觉也和人的情绪系统相关,说白了,直觉也是算, 只是没有进入到你的注意,没有意识到而已。这种算,跟alphago的策略网络有点象, 多层非线性映射,一步出结果。直觉是计算的观点,我师父的师父金出武雄先生在“象外行一样思考,象专家一样实践”的大作里曾经也提到过的。并且也得到了最新认知神经生理学研究的支持。

按照脑科学的说法,直觉和Acc前扣带皮层相关。ACC监控脑部其它区域的活动,并且对冲突进行协调,当ACC激活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竞争唤起意识中枢,将它的结论注入意识。这就是所谓的直觉,包括灵感和创造力属于这一类。

为什么有人的直觉更强?那么我们要反过来看知觉可能的弱点是什么,直觉是一步决策的计算。从输入到输出的映射,这样的映射,最讨厌的还是不确定性。因为直觉的映射可以被理解为提取出了模式,这样才能分类简化处理。对不确定性,就不容易提取模式。大脑又是面对一切都倾向于找出规律的。碰到不确定性,会有各种偏差,比如去赌博就容易上当,把靠运气赢钱理解为自己掌握了赢钱的模式。此外,直觉倾向于逃避惩罚,大个比方丢一块钱和赢十块钱给人的刺激程度可能是一样的,这样依赖直觉会偏保守。此外在传统经验不适用的新事物上,直觉可能是无效的。

所谓直觉强人,是针对直觉的弱点,有意识无意识的进行了改进的人。这样的人,不盲从,更大胆,知识面更宽广。

那么怎么训练直觉呢?因为直觉在潜意识层面,我们没法直接触及到,只能间接培养。 其实就像学骑车一样,学习一开始依赖注意力,到多次重复,反复训练后学会了,就变成了程序化记忆,我们可以说掌握了骑车的“直觉”。训练直觉思考也可以通过思考问题做练习来有意识的训练。通过思维训练,培养自己的思考习惯,日积月累,就形成了强大的直觉计算系统。

篇幅所限,这里没法展开谈了,推荐几本书,除了之前提到的“象外行一样思考,想专家一样实践之外”, 还有:

为什么大猩猩比专家高明。这一本就是讲感性思考(直觉)和理性思考的。

怎样解题-数学思维的新方法。这一本是讲数学思维的,但也触及到了更一般的问题求解过程。

怎么没说到底怎么训练? 去下围棋!

 

 

 

 

 

你好, 我不是人工智能。

这几天帝都热的要命。周末我碰巧受人之约跑到外地,躲过这一场热劫。然而写文章的时间又到了, 这可躲不过。 旅馆房间外就是风景, 天已大亮,得抓紧时间完成任务, 好出去走走。

上周看光量子计算机放了个卫星, 写了篇量子的科普。这周可燃冰又放了个卫星, 搞出了能开5万公里的可燃冰汽车。主要过程是记者看到有说法一升可燃冰可释放1百多升天然气, 又看到现在烧天然气的汽车,装满天然气能跑300公里, 就脑补说如果把天然气换成可燃冰可以跑300公里的一百多倍吧,5万公里的笑话就这么出来了。 实际上烧天然气的汽车里面是高度压缩后的天然气, 并不是可燃冰释放出来的一个大气压的标准气态天然气。单论燃烧,可燃冰里含有一定比例的水,还比不过当前汽车用的高压天然气(大约200个大气压,按照高中物理, 体积压缩了200倍)。记者闹出这种大笑话,还被权威媒体报道,负面影响不小。

为什么记者会犯这种错误, 假设他不是故意的, 那就应当是缺少常识,不知道天然气汽车用的是高压天然气, 跟可燃冰释放的天然气压力不同,物理特性也不同。而当下正火的人工智能也有同样的问题, 缺乏这类常识。现在新闻有了所谓自动采编,意思是不需要记者了, 靠人工智能就能自动写报道。 可能搞点简讯还行,一旦需要加工素材,就危险了。因为就常识来说, 人工智能还拼不过文科生记者。

当前人工智能缺乏常识这个问题反过来思考,做人工智能研究的人就应用研究怎么做出常识。  用上面可燃冰这个例子可以看出, 常识不是简单的百科全书一样的字典解释, 需要有深层次的结构和连接。 一个概念比如天然气, 除了知道它字面上是一种可燃气体之外,还需要知道它有一个属性是压力, 这个压力在物理里面有理想气体定律,跟体积直接关联。概念和概念之间连接起来, 形成一个概念网络。这看上去就是我们想要的常识或者是知识。

在计算机领域, 因为互联网的出现, 我们有了前所未有的海量数字化信息。 这些信息都是以超链接方式存在的文本。 当年google的两个创始人意识到海量信息通过这种链接关系构成了一个大的网络,每个网页就是这个网络中的节点, 每个节点因为链接关系在网络中的位置不同,体现出来的重要性也不同。于是他们构建出了一种算法来计算这个重要性, 就搞出了搜索引擎,和直到今天google这样一个庞大的公司。

几乎在google创始人思考网页构成网络结构的同时, 另外一大波学者认为互联网上的文本虽然有链接, 每个网页本身还是太杂乱。如果我们能进一步提取出其中的语义,按照某种方式表示出来。 那么最古老的人工智能方法(语义逻辑推导)都可以拿来应用,那么整个互联网就可以变成智能网。 海量信息就借此变成知识, 杂乱无章的文本世界从此就整洁有序了。这是多么完美的未来图景。 于是大家一起合作, 试图定义智能网络的标准。

首先有了xml,把平铺的文本变成一个严格的树形结构。 树形结构因为表示和计算的效率高, 是用计算机的各种算法最爱的东西。xml对树形结构的每个节点都打上了标签。 这样这些文本就有名字了。到此为止可以说小有成功。下一步就是定义这些标签之间的关系, 所谓标签, 是描述数据的数据,元数据。 于是引入了RDF用来处理元数据。

有了RDF,我们可以建立概念之间的关系,形成所谓的知识。 这里还要引入一个名词ontology 本体论。 熟悉哲学概念的人知道这是一个古老的词, 用来指哲学的出发点, 世界是什么。  在计算机学科中的ontology, 主要包括概念的定义和连接概念的关系定义。概念通过不同的链接关系构成一张图,就是知识图谱。 借助这张图, 我们就可以来推理。 具体来说知识被表示为一个三元组。 从一个概念到另外一个概念,中间是他们的链接关系。 比如中国的首都是北京这个知识, 可以被表述为(中国,首都, 北京)这样一个三元组, 中国, 北京是两个概念实体, 首都是连接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

粗看起来人类知识似乎无穷无尽, 这样用三元组表示能行吗? 其实语言的词汇是有限的, 一种语言常用的名词就是几万个。表示关系的词汇也就小一万, 就算全组合起来, 不过是万亿这个级别。 对现代计算机来说,能处理的过来(实际因为有效组合有限,还小于这个量级)。然而与xml得到广泛应用不同, 知识图谱搭建了10多年, 仍然没有看到结果。 那一定是哪里出问题了。

问题在哪里? 与哲学上的ontology本体论不同,哲学是吃饱了饭就可以一直思辨的,而计算机是拿来挣钱买饭的。RDF所以没有用起来,是因为没有实用价值。 而这其中的关键原因就是没法很好的结合现实世界。 从复杂混乱的现实世界中不能自动化抽取出这么干净纯粹的概念和确定的关系。 有人说是因为语言描述的概念对应于现实本身就是模糊的, 要引入这种模糊, 于是就有了模糊逻辑。 还有人说不是模糊是概率, 概念也好, 关系也好都是不确定的。

上一篇讲量子的文章就提到什么事情一旦有了概率,就麻烦大了。概率的不同的解释会导致不同的路径,大家的分歧就纷纷出炉。但是这一步必须要走, 不引入不确定关系, 知识图谱的完美世界对应不了不完美的现实,就没有太多实用价值。

是模糊也罢,概率也罢。 假设穿越到了未来, 我们有了新一代的知识图谱, 也就是能真正表示现实世界的所谓常识。人工智能就可以利用知识来取代更多的人工。 比如说真正的聊天对话机器人, 比如说真正懂你的个人智能助理, 等等。 可能有人问, 这些东西现在不是就有吗?是有的, 然而现在市面上所有的聊天机器人和智能助理,不管是他, 是她, 还是它, 其实都只是它。 不是动物它, 是机器它, 没有常识, 没有感情。 而没有这两样, 可能火在一时, 难以自持。

最近有个段子:

教授,我很害怕!

怎么了?

我确认我研究出了一个能通过人类智能测试的人工智能。

那不是挺好么?

然而它没有通过测试。

不用害怕,该来的一定会来,期待这一天早点到来。 就算没来, 非要搞搞聊天机器人啥的, 我们不是还有那么多没有事做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