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写了四篇, 眼看着读者越来越少。 对自由主义思想溯源, 还有一本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与哲学的抽象概念不同,一旦涉及到法律,处理人类社会的具体事务, 事情就变得非常复杂,论法的精神是一本近千页的大部头。就算是不求甚解的看,看完也得花点时间。 暂时先放放, 今天回顾一下历史文章,再聊聊一本奇书,或者两本奇书。 一本叫做世界文明孤独史,一本叫做道从这里讲起, 都是徐达斯老师创作的。 中文版本前后相隔6年,后一本在先。
徐老师是谁,我就不摘抄网上的介绍了,请自行搜索。 这两本书现在相当于是我的手边读物, 看别的累了翻一翻,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书都还没看完, 所以这也不是什么读后感。 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最近这半年恢复写公号。是从一篇讨论大学教育的文章开始的。 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承接本号断更前最后一篇风雨中的达摩院, 主要还是对身边时事的即兴发挥。 然后写了一篇 人生的意义 作为作者和抑郁症做斗争的总结。对,很多人都会有中年危机和抑郁, 包括作者自己。 找到人生的意义很难也很简单。难在思和行的偏离, 特别是真正的了解和理解自己,难上加难。 简单也简单,其实解决问题就在一念之间。
和自己和解以后, 下一步就是重新开始思考社会, 后面是一系列有关政治,经济的简陋文章。虽然简陋, 个人觉得还是说出了一些比较本质的东西,
这几篇都是试图用复杂理论的思维方式来理解社会运行,并且推导未来社会可能的演进方向, 大数据治国。 沿着马克思倡导的通过科学思维研究社会的传统,通过导入复杂系统理论, 在未来,通过大数据, 通过计算能力和计算平台的提升, 我们终有一天能够通过计算破解复杂的谜题,对社会复杂系统做量化引导和控制。 当然,这是美好的期盼, 期盼和现实之间的距离还有十万八千里。
社会的运转也离不开经济, 现代经济运转的核心是金融,以下几篇。
试图抓住一些金融的基本原理和脉络。第一篇想一文说透,结果写完发现漏了很多,又补了一篇,意犹未尽,又讲了讲历史。但是现代金融的复杂程度岂是这短短几篇文章能说清楚的。 能说的都是非常基础的思维框架,要认真,还得自行读书学习。
有了政治和经济, 下面应当讲讲文化了, 文化是什么,一句话说不清, 但历史总归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以下的小文和随笔都是历史文化的。
用科学的方法思考了一阵政治和经济之后。感觉有必要讲讲思维方式,于是有了一篇:
科学应当研究什么问题呢?这一篇:
讨论了科学三大核心未解难题。 另一方面, 科学主要还是研究理解物理世界管用, 碰上人文社会,尝试使用科学方法时候,要时刻警惕反射性(反身性):
这一篇文章主要是在讲这个。
自然和社会都有了, 顺便也说一说
乱弹宗教。
似乎能说的人文基础就差不多了。然后本号作者吹捧了一下自己:
又因为身体需要减肥,作者开始学习走路锻炼, 一个月之后减肥基本成功了。但是跟着老师学的走路方法叫做行禅。 于是好奇心大发,对传统健身方法,修炼,丹道这些开始感兴趣,就有了以下两篇:
作为情商低下的作者,也勉强去学习了一下什么是情商,并且幻想自己能做到:
巅峰走不走的上不知道,手头的工作要做好先! 与作者的科技工作相关的写了两篇:
在读书系列之前,这就是更新的全部文章了。 等等,这跟世界文明的唯一起源有什么关系? 是作者因为丹道,重新看了一些道家的经典,道德经因为之前背过,回顾起来也相对容易, 又机缘巧合下拿到了一本奉爱瑜伽大师写的薄伽梵歌解读。觉得这里面和道家及丹道原理方法相通的地方实在太多,多到基本不可能是巧合。 道家不是从老子开始的,老子只是转述总结。 薄伽梵歌来源于古印度口口相传的史诗,都有更早的源头。这两个源头是不是其实是一个源头呢? 跟人聊天时,有人提醒徐达斯老师的“道从这里讲起”有类似的观点。书到手一看,果然如此。 徐老师还有一本新作就是这本“世界文明孤独史”。
徐老师通过多重证据,试图论述人类文明有一个共同的起源, 这个文明起源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呈现方式, 但是流传脉络还是非常清晰的。 比如所谓希腊文明是源自印度古文明的, 而不是西方宣传的雅利安文明入侵印度。 长江黄河流域的文明也极大受这个古印度文明的影响, 叫古印度文明,是因为这个文明最早可能在现代印度管理的地理区域,其实跟现代印度的关系不是很大。 当然,以上这段可能很多人都不开心。想起来这两天在某群里一直在争的堪舆万国全图解密,也是做出了郑和下西洋先于欧洲发现美洲大陆, 所谓大航海可能是拿着郑和的海图旅游,不是什么地理大发现的惊人结论。 各信各的,不争论。
历史的谜题留给学者。 上古的文明主要在说什么呢?道或者梵,这是世界的单一起源, 唯一不二。 要理解这个起源,达到最高境界,有且唯有两条路径, 智慧和奉爱。 前者是般若智慧,是通过理性路径达到证悟。后者是二分的哲学,是佛家后来讲的慈悲,通过奉爱达到最高境界。前者又叫数论哲学,通过对物质世界的分析研究,通过数学的通达,在通达之后要证悟,这是身心体验,不是语言文字逻辑符号能够描述的。前者能够触及的境界,通过后者的奉爱活动/慈悲心也能达到。学习这些上古流传下来的方法,需要结合人自身的特性, 慧根结合灵性,才会有所成就。
以上种种,貌似玄学,徐老师给了非常扎实的研究和分析。 本号一直在讲文明的传承需要载体,从竹简到纸,中国文明传承极大丰富。 古印度的吠陀经是口口相传的, 都是朗朗上口的诗歌。 要研究这个,理解语言和语音是关键。 起码得懂梵文。 所以就仰望徐老师,好好读书即可!
批驳此类貌似玄学的一个惯常观点是,社会的发展是不断进步的, 今人不可能不如古人。 作者觉得这是一种信仰,不能当做结论。社会的发展如果是起伏的呢? 也许古代文明的科技远远不如今人。 但是人文学科真的未必。现代的人文学科和哲学相较古代文明真的走了很远,进步了很多吗?
谢谢阅读!
之前的文章历史回顾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