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中的达摩院

十一长假后帝都是一场接一场的冷雨,今天终于放晴, 一大早迎着初升的阳光起飞, 到杭州落地, 竟然也是冷雨。 机场出来的路上略读, 很多很多车,正在疑惑,就 听到车上收音机里主持人激动的说,来到了云栖大会。 原来是赶上了一场盛会。 一刷手机, 果然爆屏。 朋友圈全是转发各种会议动态, 其中最抓人眼球的是阿里请了十大科学家, 要成立达摩院,承诺要投1千亿。搞出一桩大事情。

一千亿当然是个虚数。随手做了点简单的功课,最权威的应当是阿里自己的财务数字: 2017年Q1季报里研发费用号称近40亿, 也就是折算合一年160亿 。但是按照2016年的一个欧盟的企业研发费用排行榜, 研发投入最高的中国企业是华为, 616亿(单位都换算成人民币),全球排行第八。第二名中兴通讯142亿,排行65, 上榜科技企业第三是百度,排行93, 随后是腾讯,排行117。欧盟的榜单有意思的是, BAT三家只有两家,缺阿里。前200名里没看到。 而按照160亿,不光足够上榜了。 而且应该超过中兴通讯,高居第二,不知是谁对。先按下不表。

按照多的那个160亿算, 要三年投1千亿, 每年的研发投入要接近翻倍才行。阿里这个钱怎么花, 是个问题。众所周知,搞研究要靠人,1000亿花在人身上,尤其是阿里号称的研究方向, 全世界加起来也找不到那么多研究工作者。  一条热传的评论,『研发投入1000亿,能拿10亿做研究不错了』,大概是真的。当然还有更厉害的的质疑文章『阿里巴巴的『达摩院』,必是一场闹剧』被广泛转发。可见有不少人心里都不怎么相信。也许觉得这是说大话, 放卫星。 刚刚成立的达摩院, 就围绕在风言风语中,如同今天的杭州天气,风雨飘摇。又想起谭校长一句歌词, 凄风冷雨中,多少繁华如梦。

达摩院这个名称,我这把年纪的看到可能才会会意一笑。 因为这如同谭校长一样古老,大概或许必须出自金庸的武侠小说。而金庸武侠新世纪里早就被各路网络爽文取代,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不看。能用金庸小说里的梗起名字,大概或许必须和谭校长一般年纪。

吹完毛,求完呲, 认真看阿里的想法,并无不妥。 其实成立阿里全球研究院, 搜罗全球精英为阿里服务,这本身没有错。 中国互联网三家BAT,市值顺序是阿里,腾讯,百度。 看市值, 百度甚至有些掉队, 研发投入的顺序不应该倒过来。

Jack Ma 也在成立大会上表示,对达摩院的展望是要做成标志, 对标贝尔,intel, IBM和微软的研究院。 并且规定了研究院三大原则,要持久,要服务全球大多数,要自营。这三大原则看起来志存高远,脚不踏实地。尤其是最后一条。

自营意味着自己养自己。而自企业研究院出现以来就有所谓研究院之迷。本人提出的研究院第一定律, 自营的研究院不是研究院。 自全球第一个企业研究院,贝尔研究院出现以来, 到 intel, IBM, 微软的研究院,都反复证明了这个规律。 以下是解释。

============我是隔夜饭的分割线 ===============================

前面那一半写于杭州机场, 本来想蹭个热点, 结果赶飞机没写完, 各种工作杂事一拖又是两天。达摩研究院虽然余波未平, 但各种文章评论不计其数,再抄就是剩饭, 就此揭过不提。 再说两句企业研究院。

作为一个混过IBM,微软等各种企业研究院多年的人,  说说自己的看法。 先澄清概念, 因为这个名字有点滥用, 很多企业都有研究院, 其实是研发院, 挂羊头卖狗肉,  并不是研究院。真正的研究院, 就是要做Jack Ma所说的造福全人类那种研究工作的研究院。这样的研究院, 只有大企业有, 只有垄断平台大企业有, 因为只有靠垄断平台大企业的因为垄断地位具有的高额盈利能力才养的起造福全人类的情怀。

从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研究院贝尔研究院, 到IBM, 微软, Intel等等概莫如此, 研究院都成立在企业已经掌握垄断地位, 钱来的容易,多到花不完的时候。 用来搞搞研究,合情合理。 例子无数, 不展开。

历史证明,这类情怀研究院确实做出了很多造福全人类的研究, 贝尔研究院, IBM研究院, 微软研究院都是如此。 而一旦公司的经营出状况, 垄断地位遭到威胁甚至不保, 研究院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要么变成研发院, 要么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不经历风雨, 怎能见彩虹”  送给达摩院。

BTW 研发院并无贬义。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