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弗洛伊德到皮亚杰-人是什么系列之二

昨天写了一篇文章简单说了说心理学的三大门派和核心思想。 本来接下来想谈谈所谓超验和证悟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 但是文章写完应者寥寥。心理学女博士评论:对心理学理论讲的太少, 而且不透。 一篇文章当然写不完一个学科一百多年的积累, 本来只是想从三巨头的生平出发,来抓住他们理论的主要脉络。

个人觉得这个文章应当是相对比较好懂的, 不知为何没几个人看。 反省一下, 也许跑的太快了, 大家没有跟上。 因此这次先不谈超验。 回来再看看心理学的另外一类研究, 从教育和发展的观点来看一个人是怎么成长起来的, 也许也会是一个有启发的角度。
还是从弗罗伊德的人格结构, 本我,自我, 超我谈起。 前面一篇文章说过, 马斯洛在此基础上, 做了扩展,变成了他自己的五层理论。 弗洛依德大夫是个悲观主义者, 他看到的是本我和超我的各种冲突。 在他眼里恐怕, 人之初,性本恶。而马斯洛教授是个乐观主义者,他觉得只要满足了这些动物性的欲望, 人就可以追求更高的东西。因为能够自然追求更高层面的东西, 所以是人之初,性本善。 以上的解释有点牵强, 但是可以帮助大家理解。回到弗大夫的理论,做为一个天才人物,他不光是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还同时提出了意识本身的层次结构。 他把整体意识分成了三层, 即意识, 前意识, 和潜意识。潜意识又叫无意识。 所谓意识, 是自己能主观注意到的东西, 只是整体意识的很小一部分,类似与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
大量与心理活动相关的内容,实际上是意识注意不到的,水面下的冰山。 而水面之下的隐藏意识, 又可以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 前意识是水下冰山里可以进入意识的一部分, 一般人前意识都可以转化为意识。而潜意识是真正看不到的东西, 也许来源于生物的进化和潜藏的记忆。

对一般人来说光凭意识是看不到的潜意识层面的。但是特殊的人不一样, 有人能够看到自己的潜意识,并且利用潜意识, 这就是所谓超验体验的基础。 这个容我们以后专门再说,这里就不展开了。 类似的整体意识层次理论, 也符合现代脑科学的研究和认识。 可见弗大夫的天才, 一下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除了意识的分层,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还外带一套发展理论。 这就是大家可能早就听说过的力比多驱动, 从口腔期, 肛门期, 生殖器期, 潜伏期,直至青春期真正成熟的发展过程。 弗大夫要治病救人,因此他的学说是用来看病的。他说如果在各个发展阶段力比多被抑制了, 就会生病。 他并不研究正常人是怎么一回事,从正面来看该如何引导这个发展过程。

要正面引导, 也就是所谓教育, 需要介绍另外一个天才人物, 皮亚杰皮老师, 他的一套人格发展理论, 是现代教育方法的基础理论之一。 我们还是从他的生平说起。

皮亚杰比弗洛依德晚一代, 和斯金纳一样,都是在世纪交替时出生的。 他是瑞士人, 父亲是个大学教授, 家境优越。 因此可以说有非常幸福的童年。他很早就接触到了所谓科学研究的方法: 通过细致的观察实验, 来研究事物,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系统总结来提出理论。 10岁的时候, 他在公园里玩耍时发现了一只得了白化病的小麻雀。就把麻雀带回了家。天才总是和常人不同,他并没有把麻雀当个玩具, 而是通过观察总结, 写了一篇关于白化病麻雀的论文, 并且在当地的科研期刊上发表了!

这篇文章引起当地自然博物馆馆长的注意, 邀请他主动参与博物馆对标本和生物的研究, 并随后发布了一系列文章。 特别是有关软体动物的文章, 在当时的欧洲动物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向。 这时,他还是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

作为一个学霸, 皮亚杰19岁就大学毕业, 22岁拿到了生物学和哲学双博士学位。 随后去了巴黎游学, 3年之后又拿到了法国科学博士学位。 相比胡适博士的名誉博士,人家皮亚杰拿的可都是真博士。博士拿到手软之后, 皮亚杰又回到了瑞士, 在日内瓦大学独挡一面, 开始创立自己的学说。 此年他25岁。

事业有成, 就当考虑家庭, 安定之后, 皮亚杰结了婚, 并随后的6年间有了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因为皮亚杰有那么多货真价实的博士学位, 他也就同时跨学科担任了好几个学科包括心理学, 社会学, 哲学, 科学史等等的教授。 学霸中的学霸小时候靠观察一只麻雀就能写出有影响力的文章。当他有了孩子之后, 通过对自己的三个孩子更细致的观察, 皮老师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儿童心理学的论著。 成为了儿童心理学的世界级权威。特别是他本人的跨学科背景, 和自幼年就培养起来的的犀利视角, 让他对从出生,到幼儿,直到成年的儿童发展过程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论思考。这比弗大夫的口腔期,肛门期可深度多了。

皮老师曾经担任过国际心理学会主席。 各种心理学的最高奖励拿到手软, 有60多本专著, 500多篇论文, 多个国家的几十个名誉博士,名誉教授, 名誉科学院士。 直到80多岁去世。走完了一个学霸应有的光辉灿烂的一生。 令人羡慕不已。

与弗大夫的学说不同,作为一个科学家, 皮老师的认知发展理论包含大量细节,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讲清楚的。 这里勉为其难说说一些基本的概念, 建议有机会还是要认真读读皮老师有关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的专著。 才能体会到学霸的深刻思想。

从哲学的角度, 皮老师认为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主观和客观交互作用, 共同促进的过程。 其中的核心观点是所谓图示schema。 图示是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  是相对固定的, 在认知活动中会不断重复;  另外又能随之变化发展的模式和结构。以上这段话可能不太容易理解。 拿行为主义来做对比, 行为主义只注重可以观察到的外部输入和输出,认为观察不到的人的内部心理活动是一个黑箱。

而图示的概念是试图结合行为来表征人的内部心理结构。 这样人就不是黑箱,而是由一个一个相对固定的模式或者节点构成的网络。 人的心理活动, 就不单单是输入到输出,而是从输入到图示再到输出的过程。

在人和外部环境互动的过程中, 图示只是相对固定, 实际上是不断调整变化的。可以把这个变化过程当作是适应和学习的过程。 图示由少到多, 由简单到复杂, 不断发展。 皮老师把这个变换发展过程分为两类: 同化和顺应。

所谓同化, 是一个量变的过程, 通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来调整已有的图示, 让图示变的更丰富, 更复杂。 顺应则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在顺应中旧有的图示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或者产生了新的图示。举个例子,蓉蓉家里养了一只金毛狗, 她出门又看到了博美,京巴,松狮等等各种不同的狗,于是她认识的狗就越来越多,但还都是狗,这就是同化。 有一天她去了动物园, 看到了老虎狮子, 这就不能当狗了, 就要顺应了。 从动物园回来, 蓉蓉就认识了狗, 老虎和 狮子。

同化和顺应是并存的。在此之上, 还有一个平衡的概念。当一个人熟悉了周围环境了, 可以说是平衡了。而环境中出现了新的刺激, 按照原有的认知不能处理, 就不平衡了。比如蓉蓉不认识老虎和狮子,就不平衡。而通过认知活动, 同化和顺应的过程, 能够处理这个新刺激了。 就又平衡了。蓉蓉终于还是学会了辨认老虎和狮子。 从平衡,到不平衡到再平衡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按照皮亚杰的理论, 智力并不是完全由基因决定的, 在教育学习的过程中, 可以不断变化和成长。 从平衡到再平衡的过程中, 个体要采取动作,要take action, 这是心理发展特别是认知的来源。

人通过探索世界, 通过主动行动,收集反馈来建立自己的认知。  整个发展过程, 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 感知运算阶段, 0-2岁。婴幼儿从一出生就会的基本条件反射开始,  慢慢的通过一些动作行为去适应环境。这一阶段,人会从一个仅仅具有反射行为的个体逐渐发展成为对其日常生活环境有初步了解的问题解决者,但是仍然只有基本的直观感知。
  2. 前运算阶段, 2-7岁。幼儿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以凭借心理符号来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所谓符号对应的就是语言, 会说话了就是不一样。
  3.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在本阶段内,人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人开始有了抽象概念,同时也就有了逻辑,但是思维活动还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虽然能够算算术,还是不能脱离数苹果。
  4. 形式运算阶段,从11岁开始一直发展。这个时期,人的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的水平。思维形式开始摆脱内容。于是人就能够摆脱现实的影响,关注所谓假想的命题,可以对假想的世界作出基于逻辑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反映。人类发展出了自己想象中的世界。而一旦想象中的世界出现, 就比现实世界更丰富多彩。 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实际上是主要基于想象世界的。 人类活动的主要部分都是围绕想象世界展开

皮老师的阶段发展理论,可以为儿童教育不同阶段需要注重的内容提供一些参考。 但是现代小孩远比皮老师时代的小孩早熟。 所以相关的年龄阶段划分也仅供参考。 特别是天才,完全不在此列。 皮老师自己10岁就能发表文章, 一定已经进入了形式运算阶段。

抓住皮老师思想的重点, 我们就知道学习是一个练习的过程, 特别是需要反复的练习。而从平衡到再平衡的理论,又解释了如果要有效学习新的东西, 一次不能学的太多。那就会引起混乱。 现代的所谓刻意学习理论,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刻意学习, 一万小时定律,是我们当下能够掌握的最好的学习方法。因此不管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有关学习的心理学简介到此结束, 下一篇我们要不要讨论超验呢? 也许要应当先说说无意识, 以及有关梦的心理学解释。 谢谢观赏!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