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全球领袖书单系列,这次说一说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大作理解媒介。这本书我断断续续看了三个月,不夸张的说是这个书单里目前为止最难读的一本,比那些拗口长句子的哲学书还难读。
为什么难读?首先这本书的写作上下文非常跳跃,没有连贯的逻辑,让我一个理工男读起来非常痛苦。麦克卢汉自称要以诗人的想象力探索语言的极限,探索的结果就是不好好说理。其次这本书里到处都是随意的引用,类似中国古文里的典故,如果读者和作者的背景知识相差比较大,这些作者以为显而易见的典故就传达不了该有的意思,严重的时候,一大段话读下来,会完全不知所云。吐槽完毕,简单说说麦克卢汉的简历。
此人1911年出生于加拿大,家境优越,按部就班读书,先在家乡拿到了文学学士和硕士,随后去了英国剑桥,继续研究文学,8年后拿到了博士学位,就开始了教学研究的生活,辗转于美国几所大学,著书立说,直到1980年去世,是标准学者的一生。
麦克卢汉的著作在当时就有极大的影响, 尤其是“理解媒介”出版后,可以说变成了当之无愧的学术明星。如此难读的书变成了畅销书,不管看没看,自认有文化都要买一本回来放在书架上装点门面。各大著名报刊杂志都集中发表麦克卢汉的文章,各地邀请他去讲演,还在当时正兴盛的媒介,电视上多次演讲。以至于有专门研究他的麦克卢汉学。当年的热度退潮以后,在互联网兴起的1990年代,和移动互联网兴起的2010年代,又有两次麦克卢汉的热潮。他预言了数字媒介会对社会和人的行为带来深刻影响。在每次新媒介出现的时候,都会有人想起他的理论和著作。
回到理解媒介这本书, 如果想大概知道麦克卢汉在说什么,得简单说说传播学这个学科。作为一个外行,没有系统学过这门学科。这里只是我粗浅的理解,说说大致的脉络。
传播学的基础模型其实很简单, 先制造要传播的信息, 通过媒介散发信息, 然后影响信息的接收者。 所以其实这涉及到了新闻学科(如何产生信息),社会学科(信息怎么在社会上分发),心理学科(接收者接收到信息的反应和行为)这三个领域,可以算作是一个交叉学科。
在1920年代传播学作为一个学科刚刚出现的时候, 心理学是弗洛依德的时代,人的模型是自我,本我,超我。主要的传播媒体是报纸和广播。出现的第一个传播学的理论叫做魔弹理论。所谓魔弹理论,就是把传播比喻成子弹击中大脑,媒体轰炸有足够的力量,只要覆盖面够广,次数够多,就能操控大众。在随后的三十年代曾经有著名的媒体制造的火星人入侵事件。在二战中,魔弹理论也盛极一时。大家应该都听过戈培尔的名言: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这其实是魔弹理论的简单推论。
魔弹理论简单粗暴,在当时的效果也非常显著,看上去真的可以把大众当做木偶人操控, 直到今天,也不乏有支持者。实际上,魔弹理论起作用的时代,世界可以简单分为敌我阵营,只要有共同的敌人,宣传的时候不好的都是敌人的,好的都是自己人,党同伐异,就可以制造类似魔弹的宣传效果。因为敌我矛盾最大,大敌当前,不容思考。
二战结束后,强大的敌人被消灭了,提出魔弹理论的人开始反思。 以拉扎斯菲尔德为首的学者发现人不是木偶,人是自带倾向的(这还要发现。。。),所以传播的效果是有限的。只能强化人的倾向,但是很难改变人的倾向。纠枉总是过正,有限效果理论兴盛的时候,人人都是勤于思考,自带过滤器,媒体简直毫无用处,这当然也不是事实。
在两个极端之间,后续的传播学有各种各样修正理论,特别是区分了媒体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就算魔弹的效果有限,也可以和长期的潜移默化结合起来。一些比较著名的修正有:
- 议程设置, 媒体可以通过陆续设置话题,制造话题,达到传播效果。
- 把关人和意见领袖理论,借助于社会学研究社群和人际关系,传播时的一些特定的节点更加重要;
- 跨越鸿沟理论,研究创新理论的学者提出,创新被大众接受5个阶段,从好奇者到落后者要跨越鸿沟,也被应用到传播学里,成为5个阶段论;
- 沉默螺旋理论,人为了避免被孤立,会在接收到媒体意见和自己社群原本的倾向之间来回反复, 好像一个螺旋下降。伴随这个反复过程,媒体意见会在不同倾向的人群中潜移默化地传播。
- 第三人效果,人们在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时会把自己先摘出来,认为这对别人的影响比自己大,但是因为高估了媒体对别人的影响,也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也就是媒体不是直接作用于受众,而是通过受众认为媒体影响到了别人(第三人)而间接的影响受众。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前阵子的超市抢购。很多人去抢购不是因为自己真的想去抢,而是觉得其他人都去抢购,自己不抢就没了,所以也得去抢。
上面这些修正加入了社会,和人的因素,重点研究的其实是传播的两端,媒体如何有效制造新闻,以及受众接收信息后反应模型和行为模式。在麦克卢汉这里, 作为一个自认跨越技术,社会和人的综合理论家,他认为受到技术驱动而不断变化形式的传播媒介本身,会深刻的改变社会,改变人的行为模式,从而也影响甚至决定了传播的效果。 历史上的媒介发展变化,从纸和印刷术,到电报和无线电广播,再到电视和麦克卢汉时代刚刚冒头的数字化媒体,都重新塑造了社会形态。
以上这一大段话,归结为一句话,就是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书里开篇就说到的名言,媒介即讯息。
麦克卢汉随后说, 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引入了新的尺度,塑造了社会和生活方式,并且对人的活动和协作行为起到了控制作用。因此在研究媒介时,不能仅限于媒介本身,还是研究承载媒介的文化母体。作为人的延伸,不同的媒介起到了不同的感官作用,文字媒体是线性结构, 图媒体是二维结构,而视听媒体是三维结构。
麦克卢汉还区分了冷媒介和热媒介,冷媒介清晰度低(信息少不完整),需要人的主动参与填补其中的模糊信息,调动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之相反,热媒介清晰度高,信息完整,剥夺了人的能动性,只能被动接收。
当代媒介把地球上的人类连接起来,形成了地球村。特别是数字时代,会把机械时代割裂,断续,拆分的世界(分工)重新整合起来,变成连续序列和整体。
以上就是麦克卢汉的基本分析框架,他套用这个思路,依照历史发展过程,逐次分析了26个所谓媒介。这不仅仅包括我们通常理解的,印刷品,报纸,广告等等媒体,还有麦克卢汉认为也是媒介(泛媒介,媒介无处不在)的:服装,住宅,货币,时钟,轮子等等这些“改变社会”的技术造物。这里就不再细讲了。
麦克卢汉是一个乐观的人, 他认为历史上的造物把人类分割为不同的民族,种姓,派别。在新兴数字电子媒体的作用下,将重新整合起来。这种统一的力量,有可能让人类重回伊甸园。麦克卢汉1980年去世的时候没有等到互联网的出现。随后数字技术大发展,信息时代成为现实,他提出的地球村也被大家反复提及。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看到有美好的整合人类伊甸园的希望,甚至一点苗头都没有,世界仍然是割裂的。下一阶段,元宇宙的时代,世界能整合吗? 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