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媒介导读

今天继续全球领袖书单系列,这次说一说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大作理解媒介。这本书我断断续续看了三个月,不夸张的说是这个书单里目前为止最难读的一本,比那些拗口长句子的哲学书还难读。

为什么难读?首先这本书的写作上下文非常跳跃,没有连贯的逻辑,让我一个理工男读起来非常痛苦。麦克卢汉自称要以诗人的想象力探索语言的极限,探索的结果就是不好好说理。其次这本书里到处都是随意的引用,类似中国古文里的典故,如果读者和作者的背景知识相差比较大,这些作者以为显而易见的典故就传达不了该有的意思,严重的时候,一大段话读下来,会完全不知所云。吐槽完毕,简单说说麦克卢汉的简历。

此人1911年出生于加拿大,家境优越,按部就班读书,先在家乡拿到了文学学士和硕士,随后去了英国剑桥,继续研究文学,8年后拿到了博士学位,就开始了教学研究的生活,辗转于美国几所大学,著书立说,直到1980年去世,是标准学者的一生。

麦克卢汉的著作在当时就有极大的影响, 尤其是“理解媒介”出版后,可以说变成了当之无愧的学术明星。如此难读的书变成了畅销书,不管看没看,自认有文化都要买一本回来放在书架上装点门面。各大著名报刊杂志都集中发表麦克卢汉的文章,各地邀请他去讲演,还在当时正兴盛的媒介,电视上多次演讲。以至于有专门研究他的麦克卢汉学。当年的热度退潮以后,在互联网兴起的1990年代,和移动互联网兴起的2010年代,又有两次麦克卢汉的热潮。他预言了数字媒介会对社会和人的行为带来深刻影响。在每次新媒介出现的时候,都会有人想起他的理论和著作。

回到理解媒介这本书, 如果想大概知道麦克卢汉在说什么,得简单说说传播学这个学科。作为一个外行,没有系统学过这门学科。这里只是我粗浅的理解,说说大致的脉络。 

传播学的基础模型其实很简单,  先制造要传播的信息, 通过媒介散发信息, 然后影响信息的接收者。 所以其实这涉及到了新闻学科(如何产生信息),社会学科(信息怎么在社会上分发),心理学科(接收者接收到信息的反应和行为)这三个领域,可以算作是一个交叉学科。

在1920年代传播学作为一个学科刚刚出现的时候, 心理学是弗洛依德的时代,人的模型是自我,本我,超我。主要的传播媒体是报纸和广播。出现的第一个传播学的理论叫做魔弹理论。所谓魔弹理论,就是把传播比喻成子弹击中大脑,媒体轰炸有足够的力量,只要覆盖面够广,次数够多,就能操控大众。在随后的三十年代曾经有著名的媒体制造的火星人入侵事件。在二战中,魔弹理论也盛极一时。大家应该都听过戈培尔的名言: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这其实是魔弹理论的简单推论。 

魔弹理论简单粗暴,在当时的效果也非常显著,看上去真的可以把大众当做木偶人操控, 直到今天,也不乏有支持者。实际上,魔弹理论起作用的时代,世界可以简单分为敌我阵营,只要有共同的敌人,宣传的时候不好的都是敌人的,好的都是自己人,党同伐异,就可以制造类似魔弹的宣传效果。因为敌我矛盾最大,大敌当前,不容思考。

二战结束后,强大的敌人被消灭了,提出魔弹理论的人开始反思。 以拉扎斯菲尔德为首的学者发现人不是木偶,人是自带倾向的(这还要发现。。。),所以传播的效果是有限的。只能强化人的倾向,但是很难改变人的倾向。纠枉总是过正,有限效果理论兴盛的时候,人人都是勤于思考,自带过滤器,媒体简直毫无用处,这当然也不是事实。 

在两个极端之间,后续的传播学有各种各样修正理论,特别是区分了媒体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就算魔弹的效果有限,也可以和长期的潜移默化结合起来。一些比较著名的修正有:

  • 议程设置, 媒体可以通过陆续设置话题,制造话题,达到传播效果。
  • 把关人和意见领袖理论,借助于社会学研究社群和人际关系,传播时的一些特定的节点更加重要;
  • 跨越鸿沟理论,研究创新理论的学者提出,创新被大众接受5个阶段,从好奇者到落后者要跨越鸿沟,也被应用到传播学里,成为5个阶段论;
  • 沉默螺旋理论,人为了避免被孤立,会在接收到媒体意见和自己社群原本的倾向之间来回反复, 好像一个螺旋下降。伴随这个反复过程,媒体意见会在不同倾向的人群中潜移默化地传播。
  • 第三人效果,人们在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时会把自己先摘出来,认为这对别人的影响比自己大,但是因为高估了媒体对别人的影响,也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也就是媒体不是直接作用于受众,而是通过受众认为媒体影响到了别人(第三人)而间接的影响受众。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前阵子的超市抢购。很多人去抢购不是因为自己真的想去抢,而是觉得其他人都去抢购,自己不抢就没了,所以也得去抢。

上面这些修正加入了社会,和人的因素,重点研究的其实是传播的两端,媒体如何有效制造新闻,以及受众接收信息后反应模型和行为模式。在麦克卢汉这里, 作为一个自认跨越技术,社会和人的综合理论家,他认为受到技术驱动而不断变化形式的传播媒介本身,会深刻的改变社会,改变人的行为模式,从而也影响甚至决定了传播的效果。 历史上的媒介发展变化,从纸和印刷术,到电报和无线电广播,再到电视和麦克卢汉时代刚刚冒头的数字化媒体,都重新塑造了社会形态。 

以上这一大段话,归结为一句话,就是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书里开篇就说到的名言,媒介即讯息。

麦克卢汉随后说, 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引入了新的尺度,塑造了社会和生活方式,并且对人的活动和协作行为起到了控制作用。因此在研究媒介时,不能仅限于媒介本身,还是研究承载媒介的文化母体。作为人的延伸,不同的媒介起到了不同的感官作用,文字媒体是线性结构, 图媒体是二维结构,而视听媒体是三维结构。

麦克卢汉还区分了冷媒介和热媒介,冷媒介清晰度低(信息少不完整),需要人的主动参与填补其中的模糊信息,调动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之相反,热媒介清晰度高,信息完整,剥夺了人的能动性,只能被动接收。

当代媒介把地球上的人类连接起来,形成了地球村。特别是数字时代,会把机械时代割裂,断续,拆分的世界(分工)重新整合起来,变成连续序列和整体。

以上就是麦克卢汉的基本分析框架,他套用这个思路,依照历史发展过程,逐次分析了26个所谓媒介。这不仅仅包括我们通常理解的,印刷品,报纸,广告等等媒体,还有麦克卢汉认为也是媒介(泛媒介,媒介无处不在)的:服装,住宅,货币,时钟,轮子等等这些“改变社会”的技术造物。这里就不再细讲了。

麦克卢汉是一个乐观的人, 他认为历史上的造物把人类分割为不同的民族,种姓,派别。在新兴数字电子媒体的作用下,将重新整合起来。这种统一的力量,有可能让人类重回伊甸园。麦克卢汉1980年去世的时候没有等到互联网的出现。随后数字技术大发展,信息时代成为现实,他提出的地球村也被大家反复提及。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看到有美好的整合人类伊甸园的希望,甚至一点苗头都没有,世界仍然是割裂的。下一阶段,元宇宙的时代,世界能整合吗? 只能拭目以待。

万物理论TOE(Theory of Everything)

一年下来,全球领袖系列才读了一小半,还有一大半今年也未必能读完,flag坠地,已不能重新立起来。厚脸皮说一句,来日方长!书可以慢慢读。 今天这个书单先放放,聊一聊神人Stephen Wolfram 和他的万物理论。 

本号曾经翻译过一篇Stephen 的文章AI 伦理学(By Stephen Wolfram), 这篇文章里其实已经简单叙述了Stephen 的主要思想, 也就是所谓的计算宇宙: 利用一些简单的规则, 通过计算就可以产生非常复杂的模式。对于人类或者人类的智能来说,我们建立的全部知识体系只是概念和概念之上的作用模式。因此从计算/智能角度来看,足够复杂的计算模式和我们的现实物理宇宙是等价的。

跟计算宇宙紧密联系的是著名的哲学问题—缸中脑猜想: 也就是我们的现实世界是不是模拟出来的。一提起虚假世界,大家都会想到Matrix这个系列电影。年初刚上演的电影Matrix 第四部用预告片吊足了胃口,然而实际内容过于掉链子,基本是前几部的回忆。但是Matrix这个系列的设定很棒,你所认为的真实,很有可能是假的,是模拟的出来的。

事实上,按照当前科学对人脑智能的理解, 大脑作为意识的承载器官或者神经系统的中枢,是由一百多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的聚合体。这些神经细胞接收的全部外部信号,只是沿着细胞突触传输而来的电脉冲。不管是眼睛看到的鲜活世界,耳朵听到的美好音乐,还是嘴巴品尝到的美食,在感受器官之后,统统变成了这一串串电脉冲送给大脑。 而大脑中处理这些电脉冲的基本单元没有任何差别,只是新皮层(大脑皮层的一部分)中的一个个皮质柱单元。理解视觉的那部分皮质柱只是碰巧连接了视觉皮层送来的信号而已,如果把这部分皮质柱连接到听觉神经,它们就能变成处理听觉的皮层。不同功能的大脑皮层,适应并学习了不同信号的内在概念和模式。 这里暂且回避怎么从认知上升到到意识,因为还有各种不同派别的争论。 仅就这些认知部分来说,如果能够模拟电脉冲,理论上大脑无法区分自己是不是在缸里。

Stephen在写AI伦理学的时候,就在思考怎么通过计算来模拟现实世界了。转眼之间,6年过去了。Stephen 又往前迈了一大步, 他现在试图通过计算生成一个实际物理世界,目标是让这个生成的物理世界中也包括我们现实世界中同样的物理规律,这样可以认为是与现在生活的现实宇宙完全等价的计算宇宙。 

Stephen的思路一如既往,从简单的计算规则出发,通过计算逐步计算生成建立一个物理系统所需要的一切:时间,空间,各种物理规律。相关内容在https://www.wolframphysics.org/ 这个网站

这里介绍一下Stephen的基础想法。 费曼物理讲义一开篇就假设了一个场景,如果世界发生重大灾难,我们只有一句话的科学知识能留给后人,那么这应该是什么? 他的建议是原子理论: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原子是不停运动的微小粒子,离得远一些的时候互相吸引,离得近的时候互相排斥。费曼随后解释仅凭这一条,就能导出很多很多物理规律。

同样,要用计算模型模拟宇宙,我们也可以从计算的基本单元-原子出发,定义原子的自身属性, 定义原子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则,然后就可以得到一个“宇宙”了。

Stephen最早喜欢玩的是一维的格子计算世界,其实就是元胞自动机。原子是排成一串的格子,原子只有黑白两种状态, 根据当前格子和邻近格子的状态,我们可以预测下一个时刻的状态,如果我们把下一个时间的状态画在当前状态的下面,就能得到一个格子的二维图,如果一开始只有一个黑格子,这个图可能就像金字塔一样。 比如下面这个规则:

每三个相邻格子是一组, 一共可以有2^3=8 种状态。就像上面那张图里的8种状态,对每一种状态指定一个结果,就构成了一个演化规则,我们把演化后的结果画到下一行,从一个黑格子出发,就长这样。 

继续迭代会变成这样

通过简单规则形成了复杂的结果,以上工作在AI 伦理学里已经提过了。

现实物理世界是三维的,不能光玩这么简单的一维格子,但上来就搞三维格子有点复杂。这一次Stephen玩起了图。比如一张有向图:

这个图有4个原子节点,有4条边,给每个节点编个号,写下来是这样 {4,1},{1,2},{1,3},{2,3}

在此基础上可以定义演化规则,{x,y}->{x,y},{y,z}.

这里引入了一个新的节点。从最简单的两个节点一条边出发,迭代两步会是这样,注意第二步分别在两条边上各应用这个规则一次,导入了两个新的节点

这个规则不停玩下去会得到什么呢?

一棵不停分叉的树!这看着很简单。但是稍微复杂一点的游戏,反复玩下去会有让人惊奇的结果。比如:

{{x, y, z}, {u, y, v}} -> {{w, z, x}, {z, w, u}, {x, y, w}},玩1000次

请注意,实际模型里只有节点和边,这个图也是根据某种规则画出来的图像,同一张图,不同的可视化办法,可以画出看起来很不一样的图。Stephen用的工具是专门设计好画这些漂亮图的。下面是更复杂一点的例子,一个规则迭代2000步的结果。

实际上这些节点和节点之间的关系,对应着不同的维度。这里涉及到分数维的概念,就不展开了。 总之Stephen认为,这就是空间的来源,而时间对应的就是节点演化的规则。啊!就这么简单?

其实通过这么简单的规则演化,已经可以得出一些非常复杂的结果。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规则是同时应用在所有节点上的(原子属性),看上去生成的结构是应该是第一个图那样不停分叉的树。但实际上规则应用的结果是可以“合并的”,沿着不同的路径,会得到同样的结果。

换句话说,时间是分叉的,不同选择有不同路径,然而有时又是殊途同归的,不同的选择还是得到同样的结果。

为了把殊途同归这件事情说的更清楚,还是回到一维世界,这次我们不玩黑白格子,玩字母。 

一个简单的例子 , A->B, B->AB

这个简单,复杂一点的, A->BBB, BB->A

沿着时间的方向,状态在不停分叉合并:第三步就分叉了,第四步又合并了。Stepen给这个现象起了个高大上的名字:因果不变性。

Stephen 认为计算宇宙可以从一个小的节点(原子)图开始(宇宙大爆炸),不停的应用规则(时间演化)逐渐扩展,根据预设的规则,这种扩展可以是发散的(膨胀宇宙理论)。同时生成的节点边界就是宇宙的边界(有限宇宙),节点一步步扩展,扩展的最大速度就是光速。节点演化分叉和合并形成了结构孔洞(黑洞),按照规则可以导出特定的分叉合并(量子态)。 篇幅所限,不再展开了。

因为简单的规则可以生成各种复杂的结果,这些结果有不同的维度。要模拟现实的物理世界,需要找到一个能够生成稳定三维空间结果的演化规则,同时这个规则还应该能导出现实物理世界的各种常数和模型。

有没有办法找到这么一个规则?现在的答案是没有。 在Stephen看来,这个规则不应当太复杂,甚至通过穷举都能早晚发现。他对此一向乐观,观点仅供参考。

Stephen 最近的文章认为,他的计算模拟物理项目,揭示了物理和数学之间的深层对应关系。每个物理现象都对应特定的数学结构,他发明了个单词叫Ruliad专指这种结构。 因为数学的形式看起来跟物理很不一样,也只有Stephen敢这么说了,毕竟他是靠数学赚了大钱的人。

本文只是粗浅介绍了Stephen的基本思路,跳过了很多精彩内容, 感兴趣的读者建议还是去看看原文。

回到文章的开始, 眼前这个五光十色的复杂世界就是靠简单的规则生成的吗?人类的智能为什么能够“理解”(模型化)这个复杂的世界呢? 当代科学的进步早就不是人类个体能掌握的了,每个科学前沿的研究者只掌握自己领域的特定知识,还存在个体能够理解的万物理论吗?就算有了万物理论,能够通过计算来模拟一切吗? 这些问题都还没有答案。

以上。

元宇宙三愿

又到了新旧交替,该写年度总结的时候了。去年的文章,写在2020年边上,一年后回看,除了美国的路径依赖比想象中严重,并没有修正关税错误(特朗普关税目标:打击中国对美出口,迫使中国屈服,完全落空)比较意外,都在所料中。

今年是全球疫情的第二年。在和病毒的斗争中,毫无转机的继续僵局,传说中的救命稻草疫苗,以及“打了疫苗就能群体免疫”的美好愿望并没有实现,病毒的一次次变异突破了各种疫苗的防线。疫苗这个银样镴枪头之后,最新的指望是,特效药+病毒致命能力的自然衰减,这样就会真变成一个大号流感。这大概率又是一厢情愿。特效药真的特效吗? 病毒真的自然变弱吗?都是充满了问号且没办法短时间内验证的事。反过来病毒的传播速度和变异速度经过了两年的长期检验,专家能想到的,它都能做到。

特别是对病毒自然减弱这个说法,对一个能长期潜伏,空气传播的病毒来说,两个不同变种致死率百分之一和致死率万分之一能有多大区别?真不见得那个会有生存优势。而致死率1%的病毒已经被事实证明:对社会的打击,绝不等同于致死率万分之一的流感。所以2022疫情到底如何,是不是能做到病毒流感化,只能凭运气,但愿人类有个好运!

疫情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跨地域旅行变成了很困难的事情。机票又少,随时又可能会被取消,本地的聚会也受各种限制,组个局要冒很大风险,各自被关在家里成了新常态。原本在线下的沟通交流越来越多的转到线上。明显可见的直接后果就是世界越来越割裂。

其实全球不同国家的路径分叉,或者说逆全球化的意识和行动在疫情前就出现了,只不过疫情大大提速了这个过程。线上联系终究不如坐在一起,线下沟通减少,产生了很多认知差异,而一下子又很难意识到,等遇到问题,才发现原来各自的理解已经有了极大的偏差。作为世界发展的主线,中美竞争也是如此。越来越明显的,中美选择了不同的路径,中国更加务实,美国脱实向虚。

科技发展方向,中美两家也有越来越多的不同。中国是新能源,新制造,AI落地促进实业发展。美国是数字金融,虚拟货币还有web3.0。对两家各自的选择,一个简单的解释是,中国制造立国,啥都能造,疫情全世界都来中国买买买,让中国觉得这条路有前途。美国本来就靠进口,这次疫情导致供应链大梗阻,到处缺货,没有实物,就多搞点虚拟物品线上出售吧。

这里先扯一下web3.0,这本来是个很老的词,十几年前就出现了,以互联网的演化速度,差不多每隔5,6年一代,当下的短视频和社交网络为主的互联网,起码应该是web4.0。web3.0又被拿出来嚷嚷,一开始只是区块链币圈,因为去年以来虚拟币暴涨的行情,币圈的影响力大,就又旧瓶装新酒的炒作起来了。web3.0,大概说的是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重构互联网的数字经济。这个词跟下面要说的元宇宙一样,飘忽不定。所有人都在讲,每个人的说法都有不同。

现在开始吹元宇宙,本号2020年就看好AR/VR 是下一个消费产品爆点。无奈当下的设备和技术离成熟还有挺大的距离。VR的当红设备Quest2虽然一年卖了800万,大概是主流游戏机的水平,作为一个娱乐设备已经相当成功。但是Quest2大,重,热, 不是一个让人愿意亲近的东西。而AR眼睛还在解决各种光学问题。AR/VR 实际上可以是一种东西, VR的屏可以投射环境, AR的屏也可以遮挡环境。但是技术不行,只好先根据场景需求各自演进。总之离想象中那种:轻便,大视场,高分辨率高帧率,真实度高,低延时,不发热,续航长的设备出现还有长长的路。Apple加油。

说现在的VR/AR还不行,好像是在给元宇宙泼冷水,其实不是。 本号5年前写过一篇人工智能三愿,当时AI正当红,各种AI大咖许下了各种愿望,现在回头看,是不是当年吹的那些牛,都实现了呢?

花了这么多时间铺垫,不是想唱反调,是真心觉得这是未来的技术演进方向,所以这次借着元宇宙大火,继续许愿:

第一个愿望是,存异求同。

自facebook改名meta之后,就有一种声音,meta已经占了先机,将引领大家做出元宇宙,剩下的只能跟在后面吃灰。本号完全不同意这种观点,元宇宙可以差异化,至少在平台这个级别,肯定不只一个,会有各种各样的元宇宙。移动互联网时代的facebook自己甚至都不是一个统一的手机app,多个元宇宙平台是必然出现的。但是实在不希望还会有微信不能分享淘宝链接,还得靠国家出面解决的情况。希望不同平台能在底层打通,疫情已经很让人割裂了,就不要再用元宇宙让大家更割裂了。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还是要有点共识。

第二个愿望是,技术向善。

科技向善原本是腾讯的口号,我拿来改了改,因为我觉得科技是科学技术两个词的合并,其中科学是没有善恶之分的,而技术是科学的用,真到用时,就会分善恶,为善作恶都看人怎么用。回顾历史,每一次技术的革命,都带来了社会的激烈变化,冲突,甚至世界大战。元宇宙这类颠覆性的技术,会引起什么后果?最好不要重复历史的老路,技术的使用一定要慎之又慎。另外一个方面,元宇宙的出现,会促进技术权力的增长,掌握技术的人会比以往有更大的能力。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心存善意,不要用自己的能力干坏事。

第三个愿望是,不当骗子。

 这里有两层意思, 一是不要当骗子骗人,二是不要被大众当做骗子。VR技术的发展过程值得参考,大概也是5年前,VR是几乎与人工智能并列的技术投资热点。而当年最当红的明星公司magicleap搞了一段特效制作的宣发视频,给公众宣传自家技术的前景。场景过于炫酷,引来无数期待的目光,然而迟迟拿不出产品,甚至沾点边的演示都做不出来。骗了人当然要承担后果,于是magicleap被媒体斥责为一群骗子。连带着VR技术也成了过街老鼠,甚至几年后技术演进过了使用门槛,大部分人都还是当时糟糕的印象。其实magicleap就是吹牛太过了,公司本身还是认真在搞技术的,自己没搞成,但是为行业培养了不少种子选手。业内招人,看到magicleap的工作经历是加分项不是减分项。元宇宙一定要悠着点,不要重蹈覆辙。大家吹前景的时候,一定要传达现实可及是什么情况。不要吊高人胃口,做不到,被反弹。

未来可期,不要着急,稳一些,就能准一些!也作为2022年的新年寄语。送给大家,谢谢阅读!

我们能从历史学到什么?

好几个月没更新文章了。已经到了年底,年初读书与书单里想读的所谓全球领袖读物,还没读过三分之一,今年肯定读不完,慢慢来。

其实上半年,读书更文还很积极。等读完了哲学和科学哲学(哲学类小结)相关的一系列书, 到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就有点卡壳。原因有两个,一是历史研究是是一套巨著,短时间内看不完;二是。。。好吧,坦诚的讲,我是不会去把汤因比的巨著翻一遍的,他的书虽然是个标杆,但是已经略显过时。大家说起历史研究,通常说的都是汤因比本人认可的一个缩略本。这个缩略本的篇幅不能当做拖更的理由,真正的原因是,读历史读到废。。。 

看历史书越多,越觉得历史并不能告诉我们什么。特别是对历史的细节了解多了,这种虚无的感觉就特别明显。会觉得历史就是一团乱麻,乱麻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历史书里写的经验教训,所谓人为总结出来的原因结果论调,大多数都是不靠谱的,如果不是全部的话。

为什么会这么想?因为历史世界太复杂! 能够变成文字记录下来的,只能是人的简化,提炼,抽象和总结,也就是写书的那个人想让你看到的东西。读书的人再结合自己的个人理解和人生经历,感受作者想传达给自己的观点。大家把这个感受过程叫做从“历史中学习得到了教训”,其实学的是历史书作者的主观看法。 

主观与客观, 思想和现实,什么是真实?怎么获得真实?有没有真实? 读了大半年哲学书,就不进一步展开了,大家自行思考。

断更前一篇谈科学是什么?科学面对的自然世界,也很复杂, 但是为什么科学相对靠谱? 因为科学可以控制约束条件,选择环境,把现实世界变成实验室,然后通过测量和实验得到可重复验证的观测结果、再基于这些可控的重复结果追问其中内在的概念和概念之间逻辑联系,也就是所谓第一性原理。 对于历史,即不可控,又不重复,没法像科学那样。

那我们从历史什么也学不到了吗?也不尽然, 都是复杂系统,去看细节千差万别,总体上还是能总结出一些规律。 但这不是历史书里的那些帝王将相的得失成败。而是复杂系统的共有特征,比如熵, 自由能量,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系统的演化趋势等等。

这些也许听上去太虚。其实人类社会演化的主要脉络,信仰和文化,民族和国家认同,到一国内的商业和财政, 官员的选拔和考核,军事的人员和布置等等都可以从复杂系统的角度去梳理。这一次就不展开了。

下面举个具体的例子:


最近闹的沸沸洋洋的某想事件,攻击的一方用所谓内幕解密的方式来吸睛,试图证明某想选择了错误的路线,也就是所谓“贸工技”,而唯一正确的路线只能从技术研发开始。某想为什么选择这种错误的路线,是因为某家买办贪官要为自己谋私。这种非黑即白的儿童思维方式,本来不值一驳,没想到当前的大环境下竟然很有市场。 这里谈谈真正的历史:

中国IT的发展史,其实是一部中国革命史。 面对强大的欧美技术公司,弱小的中国公司如何起步? 最早的商业机会,革命的火种出现在哪里?历史给出了答案:首先是军阀混战带来了机会,火种必然出现在敌人的薄弱环节:中文处理相关的领域。中文和西方文字有极大的不同, 用计算机来处理中文,技术上会有很大差异,西方的IT技术专家,碰上中文处理也只好惊呼中文太难不可思议!

于是中文领域,包括中文输入法,文字处理系统,文字排版系统,成了中国IT发展的革命根据地,联想汉卡,金山WPS, 北大方正排版,这些技术支撑了最早的中国IT公司发展。不光大陆,台湾的IT公司也是汉卡起步。

好景不长, 强大的敌人微软在90年代中期用windows统一了桌面操作系统,结束了军阀混战,开始对中文根据地展开围剿。于是中文windows干掉了汉卡和中文之星,中文word 干掉了wps, 只有方正的排版系统地处偏僻,得以苟活。 

这时候面对存亡危机, “左” 派要打阵地战,搞自主操作系统,自主CPU的电脑正面迎战wintel。 右派走投降路线, 敌人太强大,我们加入阵营搞合作吧,放弃自主技术,好好卖货。结果是“左”派陆续阵亡,倪院士的方舟电脑落得一地鸡毛。右派倒是苟活下来,不过某想今天不断挨骂。

幸好还有毛思想, 某为运用辩证法结合具体国情,离开中文革命根据地,经过长征避实就虚,发现了新的敌人薄弱区域:广大亚非拉穷困人民的廉价需求,搞游击战,持久战,农村包围城市,慢慢积累足够的力量,等待时机,以下省去5000字,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以上说的有道理么? 不好意思,我举了个反例,这不是科学的思维方式,违背第一性原理。

我们从历史能学到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