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本来是要读卡西尔的符号形式哲学,结果记错了,我手头的一堆商务出版社汉译名著电子版里竟然没有,只好临时下单买书。又不幸碰到了一个发货奇慢的淘宝店,书现在还没到手,读书笔记自然跳票。 拖了两天,感觉还是应当随便写写,养成每周一更的好习惯。所以今天还是漫谈。
开始写这个读书系列以来,公号阅读量就连创新低, 可能大家都不喜欢这些乏味的抽象概念的讨论,又累脑子,猛一看又没有什么实际用途。 哲学类的书有很多大部头,洋洋洒洒几百万字,我估计没几个全球领袖真的都看了,我自己也没有一个字一个字细看。很可能这个书单就是搞专门研究的学者书迷YY的,没有谁认真读过全本,比如神学大全,阿含经这些。 不过也无所谓, 借这个机会,我自己翻这些书,还是略有心得, 最大的感受是,书读通了以后,感觉认知能力提升了。
大家看一些公号多了,可能会经常看到认知能力这个说法。 很多公号作者都喜欢说自己的认知能力提升了,这通常是一种凡学!认知能力提升到底是个啥?其实是有点玄学!认知能力就是大脑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用大脑思考问题的几乎所有方面:知觉,注意,思维,记忆,想象都涵盖在内。什么不包括在内呢? 情感!
那么认知能力提升又是啥?人真的变聪明了吗?也不是。 提升应该包含很多方面。例如建立一个好的思维框架,学会某种思考问题的套路,深入透彻理解某个问题,都算。 甚至能保持更长时间的专注,能够多多静下心来,思考问题再做决策,而不是靠直觉或者自己的情感,随性的处理问题,也算。这些方面里,个人感觉最重要的还是几个关键词:心静,专注,长时间。 然后就是思维方法的训练,即所谓的辨析思考, critical thinking。 重复一遍,这个词组不应该翻译成批判性思考,这里没有负面的意思,就是思辨。
人读书上学,尤其是上大学,最重要的就是培养critical thinking 的能力。 但实际上,能够很好掌握并日常运用critical thinking的能力的人真的不多。 可能的原因是,critical thinking是日常费脑的行为,非常损耗心力和体力。大多数人还是习惯情感判断和直觉判断。
所以就有人利用情感操控来影响大众。比如最近刚刚发生的成都中学事件。其实公开的信息量严重不足, 没法critical thinking,得等子弹再飞一会儿。 但是大家会基于情感同情受损弱小的一方。特别是母亲抱着儿子遗像在学校门口的那张照片, 是情感操控的经典样本。 背景里紧闭的学校大门和大楼代表强势压迫, 相比之下母亲和儿子多么的弱小无助, 一眼直指人心。 可能有人马上会跳出来指责我冷血, 抱歉, critical thinking第一步就是要冷静。否则无法开展思考。
另外一个热点话题就是昨天刚刚发布的人口数据, 知乎有个热帖说0-14岁的人口数字和以前对不上,整体上调了大约1500万。我的朋友陈经老师说发现了1500万黑户(袁老师,对不起,你的口头禅我借用了)。陈经老师可能还要发现更多的黑户。总之现在数据刚刚发布, 没有拿到完整的数据报告之前, 也没法critical thinking。 还是再等等看, 等完整报告出来, 信息量大了以后, 数字之间是可以交叉验证的。 数据内在的一致性是关键。可以通过一致性判断这个数据有没有被动过手脚。 想造出一份信息量很大,且完美无漏洞的数据是非常非常难的, 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
在本文的最后,推荐我的朋友姬杨老师翻译的一本书:理解权力,乔姆斯基问答录。 这本书是乔姆斯基的对话整理,对话大约发生在世纪交替的两年。 书的前言里,乔姆斯基提到了书出版前刚刚发生的911事件。他认为美国媒体不去讨论911背后的根本原因,简单粗暴的指责这是一些恐怖分子对人类文明的攻击,是不负责任,会走到错误的路径上,既不能解决问题,甚至还可能加深矛盾。从事后的发展看,乔姆斯基是对的。
这本书的全部内容,都可以看做是乔姆斯基现场展示critical thinking。 认真读完必然可能帮助提升认知能力。可惜如此好书,据说竟然卖不出去, 首印1000册就没有再印了。 某宝上只有盗版书卖,我手头的书是花了3倍的原书价格在孔夫子网上买的旧书。 可见是我之良药,其人之砒霜。
今天都是随性话题, 等卡西尔寄到了,再读他。谢谢阅读!如果觉得文章值得一看,麻烦点在看,或者赞,能够帮助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