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杂记

北京的秋天是一年四季最好的时节。虽然也时不时有雾霾作怪, 一夜北风吹过,就迅速切换到了北京欢迎您模式。此时的天很蓝,微风清凉,空气透亮,还有暖暖的阳光。如此舒适惬意的日子, 适合外出走走逛逛,关在屋子里敲键盘就浪费好时光了。 这次就不长篇大论,随手写写,抓紧写完,好出门去浪。

美好的日子, 总有不幸的消息作伴。美国南部人民经历了一场又一场飓风,西北部人民被无聊小青年点燃的山火烧烤。中国人民的关注点是两场跳楼, 一女一男。 一个孕妇一个码农。

美国人民遭受的水火之痛,总可以归结为自然的伟力。而中国人民在刷朋友圈的纯属人祸。朋友圈刷屏的文章已经详细描述的事情的经过。 通常的观点是把事情归结为某个恶人或者某种恶制。更进一步有“深度”的会扯扯所谓人性之恶或者社会之恶,比如谈谈女权或者码农权。 也少有一些文章只是单纯抒发一下同情心。码农和孕妇,在此时同样都是弱者。

抛开这些方方面面,最核心的问题其实只有一个, 人为什么会自杀?这个问题也可以反过来问, 人为什么会活着? 自杀可以归结为一个简单的公式, 活着的正面意义<负面意义时, 就会自杀。

在研究人的学科心理学里, 自杀也是一个被广泛探讨过的话题, 甚至可以说有一个专门的自杀心理学分支。 然而如同心理学的其他分支一样, 对人这么复杂的个体, 只有各种学说,没有一致结论。

研究自杀最早的权威著作是法国人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学三元老之一写的自杀论, 该书写于1897年。作者试图从社会系统的因果关系角度来解释自杀现象。书中的核心观点是当个体与社会的联系发生障碍或者冲突时,就会导致自杀。 书里把自杀分成四种类型, 利己型、利他型、失范型以及宿命型。

利己型是个人受到挫折无人救助时的行为,也是最常见的一类。利他型主要指那种因为义务或者负疚感导致的,比如日本人的切腹。失范型是因为社会急剧变化,原有的道德规范解体,无法给人提供人生目标和生活意义导致的自杀行为。而宿命型则是社会规范过严,限制了个人的发展,形成宿命人生所引发的行为。

以上分类总结相比把自杀当作个体体验前进了一大步, 然而基本概念不够清晰和明确,如果拿来分析问题完全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可能过于随意。 以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所谓看似包容一切, 其实等于没说。这样评价对当年的开创者来说可能过于吹毛求疵了 。后来的理论发展绕不开这个基础。

在之前的心理学系列里,提到心理学主流三派, 弗洛伊德大夫开创的精神分析,斯金纳箱代表的行为主义和马斯洛教授的人本主义。 这三派也从分别各自的角度和理论框架讨论自杀。

在精神分析学派看来, 自杀来源于潜意识层的内部冲突, 有可能来自于长期积累的自己对别人的愤怒的自我转化,也有可能是社会对自我的长期敌意的积累。潜意识的矛盾遇到了某种应激时间, 就会导致自杀行为。

对行为主义来说, 自杀也是在社会环境中训练,学习,培养起来的。 在行为主义黑箱派看来, 通过研究一个人周围的社会生态,可以预期他的行为。比如一个详细报道的自杀新闻可能会诱发跟随者。而典型的自杀, 也是自杀者认为的一种问题解决方式, 而且自然是跟别人模仿学习来的。

对人本主义来说, 生活的意义在于需求的满足, 潜能得到发挥和释放。 如果爬不动需求金字塔, 甚至跌下去, 就失去了生活的意义。 也可能就会导致自杀行为。

以上说法那个更对? 心理学的迷人之处就是都对也都不对, 因为研究的对象本身太复杂, 一经概括形成理论,也就自带边界,无法完全包容全部现实。

那么说了这么多,有什么用?所有的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 看似没有用的东西其实是很有用的, 理论需要在实践中应用才能升华。 当然这里不是教唆人去实践自杀。不管对己还是对人, 在面临感情冲动时, 如果能跳开当下的处境,以旁观者的角度开展抽丝剥茧的理性思考, 往往负面情绪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消解。而此时不管什么理论的带入, 都是有用的。

时间终究会消解一切。 活着就还有时间, 而死就没有了,这是本质的区别。

话题越写越沉重, 还是出门吹风去吧!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