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今年帝都的夏天是史上最热。对于我,就是苦也,苦也。热到出门就浑身冒汗, 热到空调下都不觉凉爽, 热到写几个字都浑身发燥。 好吧, 我并不是写不出文章怨气温的人。只是最近热点太多, 层出不穷, 分散注意力。从跑路的贾布斯, 到绝代双骄之唯我独行,到最新的管钱大会,每一件事情想理解都不容易。可惜要想文章能活,不可以写,所以这次说说没毛病的,创造力。
公号写文章有很多套路, 预期反差套路,小城故事套路, 积善得福套路,快速成功套路等等。这几种里快速成功套路里最吸引人,受众最广。而其中常被提及的一条就是创造力。通常此类文章会指出,中国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缺乏创造力,而因为缺乏创造力就所以难以成功,所以中国人都难以成功。在这个基本逻辑的前提下,自然能够推导出,要想成功,就得培养创造力。要想有创造力,只要花 5分钟读完这篇文章,就可以帮你习得,然后奔向成功的金光大道云云。什么?没看过,那你可能不是成功人士!
玩笑开完,切入正题。要讨论什么,先得下个定义。创造力是个名词,按照通常的提法即可以指创造性思维,也可以指创新活动。思想和行为两方面都涵盖。创造力总是和“新”也就是前所未有的事物挂钩,同时创造出来的结果应当有价值,或者说对社会有点意义。 以上是相对比较公认的。再往后就没有定论了, 创造力是一个过程还是一种能力?创造力是描述个人的特质, 还是要看结果产出?至今没有定论。因为跟人和社会紧密联系,主要靠一帮心理学家在捣鼓,有个叫创造心理学的心理学分支。所以稀里糊涂也是应有之意。含含糊糊竟然不妨碍大家沟通交流,这也是大脑的奇妙之处之一。
功利的说,如果把创造力定义为个人能力,甚至归因到基因和遗传上去,这样文章就没法看了。所以这里还是讨论创造过程,从方法和技巧的层面来谈。回到创造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心理学家沃勒斯G.Wallas提出:创造包括准备、孕育、明朗、证实四个阶段。
理论要称之为科学需要有实验验证。而涉及到创造力的研究很难设计试验,特别是在早期,沃勒斯的年代(1926年提出理论),所谓实验研究就是研究自己,主要靠自省的能力。沃勒斯提出的四个阶段本身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四个步骤简单明了,而且基本上从字面就可以理解。近一百年后,大家仍然基本同意他的提法。真是天才。
沃勒斯之后,研究创造心理学的大家,有玩格式塔认知过程的海默Wert.heimer,研究智力结构的吉尔福德Guilford(此人在美国心理学家上发表的创造力一文也是经典),Teresa M. Amabile的社会结果导向研究, 以及Arne Dietrich等人最近的认知神经学研究结果等等(The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creativity,2004)。因为没有公论,一篇短文也不是学术文章,这里不再详解。感兴趣的请自行搜索。
含糊的定义之后, 大家就要开始研究如何学习,训练和培养创造力了。 而要想控制什么,先要给出测量。学习到底有没有效果,总得有个说法。需求提出,问题确很难解决。创造力本身的定义都很含糊,测量看上去就更是无从下嘴。
解决这个问题本身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Amabile曾经用过自我评价的量表,让人自己给出自己有多少创造力的评估,这听上去似乎不太靠谱,然而心理学的很多研究就是这么做的。另外一类评价手段是考虑到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的联系, 通过回答一些发散性的问题,比如给出一个抽象形状的不同解释,靠统计回答的多少来指代创造力。这只能算是差强人意吧。
一个含糊的定义,接着一个不如人意评价手段之后,终于可以研究如何提高创造力了。 这又包括被动和主动两个方面。被动主要是研究环境,包括教育,文化, 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对创造力的影响。主动是指个人如何提高创造力,包括培养好奇心,自信,怀疑能力,思维发散行等等。
本文还是主要说说针对个人的主动行为。 之前曾经推荐过一本书,象外行一样思考,象专家一样实践。标题的前一句象外行一样思考就是涉及创造力的。回到沃勒斯的四个阶段:准备阶段,主要是要找到问题, 做相应的知识积累和准备。 没有背景知识的积累和理解的深度, 创造是无从谈起的。 其次是孕育阶段, 大概就是脑子里在想问题, 白天想,晚上想, 出门想,在家想, 吃饭想, 睡觉想, 紧张的想,放松的想。第三步,Eureka, aha 灵机一动,想通了。 第四步, 赶紧去验证, 如果不对, 重复一,二,三。 问题基本都是这么解决的。
整个过程里, 第三步最激动人心,也是大家关注最多的。 第三步到底是怎么来的,有各种理解, 本文的观点,关键在外行两个字上。按照当前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创造力活动几乎涉及整个大脑,特别是边缘系统。 有实验证据表明, 创造力跟多巴胺较高的浓度直接关联。 而创造发生的时刻,大脑通常有多个功能模块同时激活。 换一种说法,在原本不存在的概念联系直接建立联系,需要跳出原本训练成生的局部极小,这需要足够的扰动。不能过于具象,要更全局。而所谓,外行思考,就是指这种保持距离的思维方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以上不是空口无凭, 当今的心理学研究,明确提出了调节心理距离(时间距离、空间距离、社会距离、真实性),能够影响创造力的说法。在社会心理学最近10几年流行所谓解释水平理论(Construal Level Therory,CLT),一个人对认知客体的解释水平,与心理距离相关。越亲密, 越熟悉,解释水平越低, 就更具象, 更细微,也更表面。反之对陌生,无关物和人,解释水平就高,更抽象,更本质,更全局。 高解释水平与高创造力直接关联。
纽约大学教授伯尔曼(Evan Polman)的一系列行为实验表明, 甚至换一个人称代词, 就可以显著影响创造力。 伯尔曼为了研究创造力,做过很多实验。 其中之一是让任务参与者给自己, 给于自己生日在一个月份的人, 和生日无关联的人策划生日活动。最后结果是给陌生人的创意最好,给自己的最差。而另外一个囚犯脱逃实验, 让参与者相信自己从监狱里逃跑, 对比想象是自己要逃跑,还是和帮别人脱逃, 两者给出的方案做创造性评估, 帮助自己显著低于帮助别人。
所以跳出自己, 变成外行或者陌生人, 仅仅做出这种设想, 就可以帮助创造思维。 这大概是创造力的三秒速成班吧。
如果事情都那么简单, 创造力也就不能成为大家谈论的话题了。 别忘了,评价创造力的标准,除了新以外, 还要有价值。 光是奇思妙想,装满一箩筐,也都是无用功。 而想法要有用,还得要积累。 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也是讲创造思维成功学的人不愿多讲,通常一嘴带过的东西。
真正有价值的创造力,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