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天空

​最近这几天在读一本奇书, 书名叫做机器文明数学本质。 作者试图在书里面回答著名的李约瑟问题, 问什么中国古代文明没有发展出西方现代科技。 为此这本书包含三章, 第一章是西方科技史,第二章是东方思想史,第三章展望未来。虽然只有三章, 作者洋洋洒洒写了900多页, 其中包含各种书摘和五花八门的史料。 作者涉猎之广,令人叹为观止。这本书可能讨论的问题太深刻, 应者了了, 各大网站包括豆瓣都没有书评, 甚至没有短评。 其实作者的思路由浅入深,最后结论总结为书名:西方在最近两三百年的竞争中胜出, 而中国没有发展出同样竞争力的科技,归根结底是因为西方思想包含数学本质,并由此可以利用机器,利用超越人力的能量,发展出了机器文明。沿着这边书的思路, 今天用一篇小文来回顾一下数学的天空中,曾经闪耀的众星。

要讲数学, 先要说明数学是什么,最简单的回答:数学是抽象。 进一步解释就是把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和关系抽象成概念和表示, 并且在概念和表示之上用逻辑建立联系。 整部数学发展的历史, 就是一部创造概念和表示的历史。

人类社会的原始时代, 最先有的是数的概念。早期与数字相联系的最重要概念就是天文和时间。 在原始社会,天文是少数人的权力。而随后伴随着商品交换的发生和发展, 刺激了四则运算的需求, 数字的概念得到了普及。  与此同时为了测量土地面积, 搭建房屋,发展出了图形之上的几何。

数字和图形的研究构成了早期数学的全部。 其中最关键的是数字的表示。 不同数字的表示方式, 严重影响运算的效率。 中国古代在数字表示上曾经使用过算筹, 立杆为个位数,横杆的多少为十,百,千, 这样的表示在效率上曾经大大优于古埃及-希腊-罗马数字。 然而具体到文字书写, 又放弃了这一体系。众所周知,今天我们从小学习的数字叫阿拉伯数字, 更精确的讲, 是印度-阿拉伯数字。 主要是源于印度的书写符号,特别是零, 最后在阿拉伯定型。印度古代在数学上也有不小的成就, 从婆罗摩笈多到Madhava, 从负数到无限。 印度数字在抽象概念上比中国古代跑的更远。

而关于几何, 最重要的早期定律当然是勾股定理, 也就是毕达哥拉斯定理。这个定理的表现形式, 尤其凸显东西方的数学区别, 西方侧重于抽象和逻辑, 毕达哥拉斯本人据此创立了学派, 认为研究数字的奥秘可以接触到神或者真理。而在中国, 是勾三股四弦五。 是一种用于实际的计算技巧。 中国的古代数学成就,从鸡兔同笼,韩信点兵,解方程的消去法到中国剩余定理, 都是快速计算技巧, 也就是算法,而不是从公理到定理的抽象逻辑思辨。这是东西方思维方式一开始就不同的地方。 中国古代数学也包含神秘化的成分,比如从河图洛书到八卦, 幻方和阴阳被中国古人当作是自然的秩序,赋予了崇高的含义。

古代数学里最卓越的成绩当然是几何原本, 欧几里得从一般公理出发, 用逻辑手段构建了几何的大厦。直到今天, 小孩子们上学学习的几何与两千年前没有什么变化, 也有一种说法, 是我们其实不知道欧几里得的原文, 现在看到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主要是来源于阿拉伯的转译, 其中的评论部分, 甚至包括部分定理, 都有可能是阿拉伯人的贡献。

在西方数学历史上有一个承前启后的人是意大利的斐波那契。斐波那契本人对数学没有做出太多创见, 只是提出了所谓斐波那契数列。他最大的成就就是从阿拉伯人哪里学习了数学。在早年游历四方后,他回到了意大利, 把阿拉伯数字介绍给西方, 写出了算经等著作,系统的介绍了阿拉伯继承的数学成就, 并以此引领了此后西方的数学启蒙。

古代东方,古希腊,阿拉伯那个的成就大?那家对后来的数学贡献更多? 是打不完的口水仗。事关民族尊严, 可能会一直吵下去。 把这些纠纷抛开, 数的学问, 早期集中于方程, 和由此基础之上发展出来的代数, 欧洲人在中世纪后半段的神学院里试图恢复中断的希腊文明时, 早期也集中于三次方程求解之类的问题。

在机器文明数学本质这本书里, 作者强调隐含在西方的史料里面, 没有被公开挑明的, 推动数学进展, 特别是从伽利略到牛顿发明的运动定律, 主要原因是因为火药被蒙古人传入了欧洲。 为了研究武器, 特别研究炮弹的运动, 必须研究关于运动的物理和数学计算。于是古代的静态数字和几何,变成了研究运动和动态的学问。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微积分的发明, 也就是数学里新开一类的分析方法。微积分的核心思想, 通过微小的增量来研究局部来把握整体性质,正好用来推算大炮的控制和炮弹的轨迹。

有关微积分的发明, 历史上曾有牛顿和莱布尼茨之间的一段公案。 按今天的史料分析, 两个人应当是各自独立发明了微积分。在当年的争执中, 牛顿利用自己的皇家学会会长的身份,压倒了莱布尼茨。 而在随后的历史上, 莱布尼茨因为对微积分的表达更简洁而胜出。 今天我们使用的微积分符号就来源于莱布尼茨。 更细节一点, 牛顿的思路是运动变化的思路, 从微分到积分, 莱布尼茨是从积分到微分。 直到今天,怎么来讲微积分也有两派。

在数学的历史上, 不能忽略的一个最著名的“业余”数学家是法国人费马。 费马比牛顿早出生40年, 两个人的生平没有什么交集。但是牛顿,莱布尼茨以及后来的很多著名数学家都受到了费马的影响。  费马本人是个律师, 数学只是业余爱好。他对早期的数学有全面的贡献, 其中让他特别知名的是很多有关数的问题, 费马大小定理引导了后来数论的研究。 不仅如此, 费马对概率论, 早期微积分思想, 和解析几何都有贡献。 特别是对解析几何, 他从方程,推导轨迹,独立于笛卡尔提出了解析几何的关键思想。 在数学票友里, 费马是空前绝后的一个, 也许只有在他那个时代, 数学的萌芽时期, 才能给出如此之多的贡献吧。

说到几何, 和费马平行提出解析几何, 并且给出更严格数学关系的是用代数方法来表示几何的笛卡尔。 在笛卡尔这里, 代数和几何得到了统一。 笛卡尔更重要的历史作用是作为一个哲学家, 他提出了 一种思辨哲学的方法论。 而他的名言,我思故我在,至今被不断引用。从笛卡尔的解析几何,到牛顿-莱布尼茨的微积分, 东西方数学就此分野。 西方数学从此开始踏上了抽象演化之路。不断有历史上的天才加入推进数学像抽象世界前进的图景。篇幅所限, 后面只是简述其中一条主要的传承路径。

在费马和笛卡尔的基础上发明了微积分的莱布尼茨,有个好朋友来自著名的伯努利家族。这也许是史上唯一数学家族。 通常大数学家的儿子都不是大数学家, 只有伯努利家族例外。

伯努利家族居住在瑞士的巴塞尔, 从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 为世界贡献了六位著名的数学家。 除了他们的数学成就之外,他们的另一主要贡献是在欧洲广泛传播以微积分为代表的数学知识,特冰是教导了很多弟子。 其中之一就是欧拉。

欧拉是数学史上最杰出和多产的人之一, 或者没有之一。 欧拉也是出生在巴塞尔的瑞士人。 他早期的主要成就, 是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做出的, 他在俄罗斯呆了14年, 当年的俄国因为彼得大帝的缘故成立了科学院从事科学研究,然而彼得大帝去世两代以后,科学院就不再受到重视。 欧拉随后受邀来到普鲁士, 居住在柏林,直到自己的生命终点, 死前一刻, 还给出了计算刚刚发现的天王星轨道的思路。 临死一刻, 欧拉说出了, “我死了”的名言, 然后就”停止了生命和计算”。

以欧拉名字命名的欧拉方程可能是数学里最美的公式之一e^(i*Pi) = -1. 把数学上三个著名的表示, e, i, pi 联系在了一起。

在欧拉的时代, 数学和工程特别是军事更紧密的联系起来。 不光是计算炮弹的轨道, 从准备战争, 筹划物资, 到规划运输, 制定战略计划, 以及无处离不开数学。 因为抽象和表示的能力, 可以用于分析, 建立模型, 更重要的是控制, 把庞大的非人力,导向预期的结果。 这是数学的核心能力。

从欧拉开始, 欧洲数学的中心一直在德国。 欧拉之后,下一个数学巨人就是高斯。 高斯的数学成就毋庸赘述, 他对数学的贡献不光是个人的贡献, 他本人就是欧洲数学的枢纽。 年轻的数学家们,有的聚集在高斯周围,有的离得远,就通过给高斯写信,来验证自己的思想。 这其中有被高斯错误打击的甚至后来疯掉的可怜的匈牙利数学老师鲍耶·雅诺什。 也有高斯的学生, 在他之后终于提出完整非欧几何理论的黎曼。

德国数学在当年引领世界的证明之一,就是在二十世纪初希尔伯特总结提出的二十三个数学问题。 希尔伯特认为通过研究这二十三个问题能够构筑数学大厦。事实上,虽然因为哥德尔的结果, 数学大厦没有建筑成功。 希尔伯特的问题仍然引领了现代数学直到今天。 希尔伯特本人1943年死在德国。 死前他的主要数学伙伴和学生都已经被纳粹赶到了美国, 聚集地之一是普林斯顿。

有关现代数学, 我在春节闲谈-说说思维方式里曾经讲过一些。 数学本身看似抽象, 然而一旦联系实际, 又是控制自然界非人能量的唯一路径。 数学家的贡献, 可以用于造福人类, 也可以用于毁灭人类。 为此在60年代, 法国布尔巴基学派的领军人物之一,代数几何的创立者alexander grothendieck放弃了研究, 去法国南部教书, 变成了和平主义者, 一个晚年的佛教徒(2014年86岁时去世).

在未来的AI时代, 可以想象, 对操控这一更加强大的非人能量,甚至智慧。  数学思维会起到更大的影响和作用。 数学的天空会归于平谈还是更加灿烂, 是令人浮想联翩的未来。

 

 

 

 

说说创造力。

据说,今年帝都的夏天是史上最热。对于我,就是苦也,苦也。热到出门就浑身冒汗, 热到空调下都不觉凉爽, 热到写几个字都浑身发燥。 好吧, 我并不是写不出文章怨气温的人。只是最近热点太多, 层出不穷, 分散注意力。从跑路的贾布斯, 到绝代双骄之唯我独行,到最新的管钱大会,每一件事情想理解都不容易。可惜要想文章能活,不可以写,所以这次说说没毛病的,创造力。

公号写文章有很多套路, 预期反差套路,小城故事套路, 积善得福套路,快速成功套路等等。这几种里快速成功套路里最吸引人,受众最广。而其中常被提及的一条就是创造力。通常此类文章会指出,中国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缺乏创造力,而因为缺乏创造力就所以难以成功,所以中国人都难以成功。在这个基本逻辑的前提下,自然能够推导出,要想成功,就得培养创造力。要想有创造力,只要花 5分钟读完这篇文章,就可以帮你习得,然后奔向成功的金光大道云云。什么?没看过,那你可能不是成功人士!

玩笑开完,切入正题。要讨论什么,先得下个定义。创造力是个名词,按照通常的提法即可以指创造性思维,也可以指创新活动。思想和行为两方面都涵盖。创造力总是和“新”也就是前所未有的事物挂钩,同时创造出来的结果应当有价值,或者说对社会有点意义。 以上是相对比较公认的。再往后就没有定论了, 创造力是一个过程还是一种能力?创造力是描述个人的特质, 还是要看结果产出?至今没有定论。因为跟人和社会紧密联系,主要靠一帮心理学家在捣鼓,有个叫创造心理学的心理学分支。所以稀里糊涂也是应有之意。含含糊糊竟然不妨碍大家沟通交流,这也是大脑的奇妙之处之一。

功利的说,如果把创造力定义为个人能力,甚至归因到基因和遗传上去,这样文章就没法看了。所以这里还是讨论创造过程,从方法和技巧的层面来谈。回到创造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心理学家沃勒斯G.Wallas提出:创造包括准备、孕育、明朗、证实四个阶段。

理论要称之为科学需要有实验验证。而涉及到创造力的研究很难设计试验,特别是在早期,沃勒斯的年代(1926年提出理论),所谓实验研究就是研究自己,主要靠自省的能力。沃勒斯提出的四个阶段本身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四个步骤简单明了,而且基本上从字面就可以理解。近一百年后,大家仍然基本同意他的提法。真是天才。

沃勒斯之后,研究创造心理学的大家,有玩格式塔认知过程的海默Wert.heimer,研究智力结构的吉尔福德Guilford(此人在美国心理学家上发表的创造力一文也是经典),Teresa M. Amabile的社会结果导向研究, 以及Arne Dietrich等人最近的认知神经学研究结果等等(The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creativity,2004)。因为没有公论,一篇短文也不是学术文章,这里不再详解。感兴趣的请自行搜索。

含糊的定义之后, 大家就要开始研究如何学习,训练和培养创造力了。 而要想控制什么,先要给出测量。学习到底有没有效果,总得有个说法。需求提出,问题确很难解决。创造力本身的定义都很含糊,测量看上去就更是无从下嘴。

解决这个问题本身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Amabile曾经用过自我评价的量表,让人自己给出自己有多少创造力的评估,这听上去似乎不太靠谱,然而心理学的很多研究就是这么做的。另外一类评价手段是考虑到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的联系, 通过回答一些发散性的问题,比如给出一个抽象形状的不同解释,靠统计回答的多少来指代创造力。这只能算是差强人意吧。

一个含糊的定义,接着一个不如人意评价手段之后,终于可以研究如何提高创造力了。 这又包括被动和主动两个方面。被动主要是研究环境,包括教育,文化, 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对创造力的影响。主动是指个人如何提高创造力,包括培养好奇心,自信,怀疑能力,思维发散行等等。

本文还是主要说说针对个人的主动行为。 之前曾经推荐过一本书,象外行一样思考,象专家一样实践。标题的前一句象外行一样思考就是涉及创造力的。回到沃勒斯的四个阶段:准备阶段,主要是要找到问题, 做相应的知识积累和准备。 没有背景知识的积累和理解的深度, 创造是无从谈起的。 其次是孕育阶段, 大概就是脑子里在想问题, 白天想,晚上想, 出门想,在家想, 吃饭想, 睡觉想, 紧张的想,放松的想。第三步,Eureka, aha 灵机一动,想通了。 第四步, 赶紧去验证, 如果不对, 重复一,二,三。 问题基本都是这么解决的。

整个过程里, 第三步最激动人心,也是大家关注最多的。 第三步到底是怎么来的,有各种理解, 本文的观点,关键在外行两个字上。按照当前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创造力活动几乎涉及整个大脑,特别是边缘系统。 有实验证据表明, 创造力跟多巴胺较高的浓度直接关联。 而创造发生的时刻,大脑通常有多个功能模块同时激活。 换一种说法,在原本不存在的概念联系直接建立联系,需要跳出原本训练成生的局部极小,这需要足够的扰动。不能过于具象,要更全局。而所谓,外行思考,就是指这种保持距离的思维方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以上不是空口无凭, 当今的心理学研究,明确提出了调节心理距离(时间距离、空间距离、社会距离、真实性),能够影响创造力的说法。在社会心理学最近10几年流行所谓解释水平理论(Construal Level Therory,CLT),一个人对认知客体的解释水平,与心理距离相关。越亲密, 越熟悉,解释水平越低, 就更具象, 更细微,也更表面。反之对陌生,无关物和人,解释水平就高,更抽象,更本质,更全局。 高解释水平与高创造力直接关联。

纽约大学教授伯尔曼(Evan Polman)的一系列行为实验表明, 甚至换一个人称代词, 就可以显著影响创造力。 伯尔曼为了研究创造力,做过很多实验。 其中之一是让任务参与者给自己, 给于自己生日在一个月份的人, 和生日无关联的人策划生日活动。最后结果是给陌生人的创意最好,给自己的最差。而另外一个囚犯脱逃实验, 让参与者相信自己从监狱里逃跑, 对比想象是自己要逃跑,还是和帮别人脱逃, 两者给出的方案做创造性评估, 帮助自己显著低于帮助别人。

所以跳出自己, 变成外行或者陌生人, 仅仅做出这种设想, 就可以帮助创造思维。 这大概是创造力的三秒速成班吧。

如果事情都那么简单, 创造力也就不能成为大家谈论的话题了。 别忘了,评价创造力的标准,除了新以外, 还要有价值。 光是奇思妙想,装满一箩筐,也都是无用功。 而想法要有用,还得要积累。 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也是讲创造思维成功学的人不愿多讲,通常一嘴带过的东西。

真正有价值的创造力,谈何容易?

 

 

 

 

我们为什么会老?

七月初的帝都提早进入了桑拿模式。自六月起气温就比往年偏高,虽然偶尔能享受一下暴雨带来的凉爽,然而只要雨一停温度就飞速上升。雨带来的湿气叠加在高温上的结果是又热又潮。 这是让我这个爱出汗的北人最害怕的天气。 如此时光,与其出门受罪,不如在家吹空调看书。早起从书架上随手抓起一本,大约是十年前的旧书,可能当年看过却没什么印象了。重读之下,觉得趣味十足,被吸引着一口气读完,已近中午。写篇读后感,跟大家分享下。

这本书的书名“揭开老化之谜”,中文版出版与2007年7月,至今正好十年。英文原版的出版日期比中文翻译还要早10年,是一位动物学教授 Steven Austad 写于1997年。英文原书名叫Why We Age, 中文书名个人觉得是译者自作主张画蛇添足了,像本文标题那样直译更合适些。因为书中并没有给出问题的全部答案,只是有很初步的理解,离真正的揭开为时尚远。

研究生物特别是与人相关的科学领域一直在非常快速的发展中。 20年的时间,可能书中有些观点已经过时了。 比如作者在讨论基因相关的问题时提到当时对人体基因测序的工作还在进行中。好在作者十分注意分辨已有的结论和未定的事实。 清楚的划定了边界,这里也主要依据书上的内容,并不引入最新的研究结果做更多修正。

作者开篇首先在辨析这个一个容易含糊的概念, 老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个很容易的误会是把老当成死, 这样就被寿命或者所谓平均寿命误导。 比如人类最近100年社会发展水平和医学水平进展极大,平均寿命大幅提高, 主要国家和人口的寿命从40左右上升到接近80,几乎翻了一番。然而这并等于,我们变老的更慢了。同样一个40岁的人, 100年前和当下“老”的程度可能是一样的。只不过100年前有大量的人口因为疾病早早就死亡了。 特别是新生儿的死亡率, 从百分之几,下降到几乎0, 寿命的平均值主要受这些因素影响。

所谓老,作者看来是属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技能的退化程度, 特别是越老人就变得越脆弱。同样的病,可能对年轻人躺几天就恢复了,对老人家就是要命的。 从这个事实出发, 可以用相对的死亡率的变化来定义“老”。 每个年龄阶段的直接死亡率在不同时代差别很大, 主要受医疗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然而相对死亡率的变化则是固定的, 作者认为,老化开始于一生之中死亡率最低的年龄11岁, 此后大约每7-10年增加一倍, 可以近似认为是每8年增加一倍。这是一个相对值,不管什么年代, 几乎是固定的。 有意思的是, 据说人寿保险定价准则也是按这个来的, 根据年龄每8年增加一倍。

这样的事实对大多数时期的人类是成立的。例外是现代的男性, 男性的死亡率自11岁到23岁增加了10倍,23岁的高点后缓慢维持10年,从33岁后才安装8年一倍的速度增长。在细究起来,这一段男人的死亡率高, 不是生理意义上的, 完全是因为男人的行为,比如2/3 的死亡是因为意外和自杀。过了33岁之后男性的绝对死亡率仍然比女性高一倍。最后的结果是男人的平均寿命低于女性,在绝大多数国家都是成立的。

对群体来讲,人类的死亡率早期受社会环境和医疗等各种外部因素影响很大。而越往后,内在的老化机制起越大作用。人类生活中的长寿者,能活最久的人事实上主要是由这种内在老化机制决定的。对年纪特别大的人来说,因为人体变得极其脆弱, 医疗的提升实际上起不了太大作用。因为人们倾向于主观相信寿命长久的特例, 历史上出现过各种活的很久的人。比如书一开始就提到一个声称自己活了150岁的英国农夫,因为让周围的人相信了他的话,他被请进英国皇宫作为人瑞被人围观,很快因为传染病死亡。死后被葬在西敏寺,和名人贵族相伴,也算死得其所。

直到20世纪,人们轻信长寿人的程度并无改变。 媒体曾经广泛报道几个著名的长寿之地,基本都在偏远的山区, 包括香格里拉,苏联高加索山区, 南美的乡村等等。 这些地方人的寿命想对挺长, 超过80岁,然而并没有那么长, 所谓的平均100岁,经不起考验。 如同英国农民的例子, 老年人倾向于夸大自己的年龄。 要能够追确判断人类年龄, 需要准确可靠的出生记录。这大约直到在19世纪西欧国家特别是瑞典最早开始做的事。依照出生记录, 第一个被确认活到120岁的人是法国妇女卡尔曼。在写书的不久之前1995年2月。作者认为在此之前所有超过120岁的包括吉尼斯记录基本都是虚报。作者还特别提到中国, 因为生肖八字, 中国汉族基本不会搞错自己的年龄,于是在中国长寿村的专利属于少数民族。

人类的自然寿命大约120年, 这个事实可能在狩猎时代就如此了。但是具体到不同的时期,因为生存环境特别是食物的变化。 人的健康程度变化很大。比如有研究表明人类从狩猎采集时期到农业定居时代,平均身高一下载降低了15cm。直到很晚的现代欧洲人,成年人的平均身高才恢复到 一万年前祖先的水平。因此特别要强调一点,不要被人类不同时期的死亡率变化导致的平均寿命数字剧烈波动所干扰,人类老化的速率,也就是身体衰退的速度, 在不同时期是一样的(作者的观点,请谨慎思考)。

由此就引发了两个问题, 人为什么会老? 老跟什么因素有关?

先回答一个问题,人为什么会老。 自然选择普遍认可的观点是,生物选择了死亡是因为这样可以更好的应对环境的改变。 然而这并不表示要死前变老, 很多生物的寿命就是生殖期, 一旦停止生育就很快死亡。这意味着这类生物在它们活着的时候是处在健康状态的, 而人类并不是这样。 现代大部分人在死亡之前, 身体已经极度衰弱了。

原书作者在其后用大量篇幅讨论了三个不同的解释:物种利益理论,即所谓牺牲小我,幸福大家;生命速度理论, 生命的老化是因为新陈代谢速度; 和进化老化论。

物种利益理论的出发点是,个体的老化,可能有利于群体的进化。这个理论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于把老化和死亡对等起来,前面已经提到过。 就算不老, 也可以因为意外而死。而更重要的是 严格按照生存选择的进化论观点, 从个体老化,推不出群体优势。因为在一个群体内,自私的基因取得了局部优势会扩散。直到取代所有不够自私的基因。

新陈代谢率是另外一类接受程度很高的观点, 因为生命的新陈代谢过程, 也就所谓用氧气和葡萄糖反应获取能量的过程,本身会产生一大副产品, 氧自由基,会到处搞破坏,比如破坏细胞核的dna, 而葡萄糖本身又因为梅纳反应会影响酶的作用。 所以构成生命的细胞会有一个固定的受损过程 。代谢越快,生命老化越快, 平均寿命就越短。这样的说法有很多看上去符合常识的证据,比如越大的动物,通常体温越低, 寿命越长。 如果把冷血动物,放到低温环境中,代谢速率降低,活的时间就更长。 就算是同一种动物,比如小鼠,每顿吃的更多,就活的更长。 这种观点看似有道理,然而并不普适,比如鸟类,大多数体温高,代谢快, 然而有很多鸟活的很长, 鹦鹉甚至能超过人的寿命。

那真正影响老化的因素是什么呢?作者从进化论出发, 推导出来了老化的选择理论。一切可以归结为生育, 假设有一堆试管,试管当然不会老,加入每年试管的打破率是50%,那么一年后, 只有一半的试管还存活,10年后, 1000个试管之剩下一个, 如果试管在一岁的时候能制造小试管, 那么因为这个打碎的过程。 大部分小试管只有一岁两岁的父母,几乎不太可能有10岁的父母。在这样一个试管的机制下,假设试管有各种各样的基因, 有些是帮助到1岁以前的试管, 但是对此后的试管有害,那么这种基因很快就淘汰了,有些能帮助到5岁以前的试管,但对5岁以后的试管有害, 那么这个基因就可以留存,因为基本没有试管能活到5岁, 对10岁的试管来说,身体里有大量帮助生命前期,破坏生命后期的基因,自然就“老”了。

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鸟类代谢那么快, 寿命还那么长, 因为鸟类的天敌很少,试管打破的速率底, 因此自然选择的过程可以保留更多的“长寿”基因。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帮助生命前期,不利于生育后期的基因? 这要从生命过程的本身开始理解,单细胞生物是可以无限分裂下去的。 而人这样复杂的生物,由各种分化过的细胞构成的,不同的功能的细胞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人身上的细胞大部分从基本结构上来说和单细胞生物没有什么不同,能构成人,需要被控制,才能和其他细胞交互作用和整合。 这种控制的主要机理之一就是抑制细胞的分裂次数。特定功能的细胞分裂次数有限受控这是构成复杂生命的基本机制。 人体内, 只有生殖细胞将来可以无限分裂下去(当然, 一个细胞就能分化长成一个新生儿嘛)。另外一种可以无限分裂下去的, 就是臭名卓著的癌细胞。

因为分化过的身体细胞的分裂次数有限,细胞又因为新陈代谢受到自由氧基和葡萄糖的破坏。综合起来就构成了老化。 这是成为高层次生命必须放弃的东西。 而又因为只有生育之前起效的基因能参与自然选择。 人的老化过程, 由人的生育时间选择而来。从数万年前就被定格在120岁。

书的最后一章试图说明, 这个老化过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比如运动是没有用的, 运动只能帮助肌细胞和骨骼, 让人看上去更健康, 更少患病, 但是不能减缓人体的衰竭。

因为现代人类的生存环境的改变大大超过了自然进化的速度, 人的基因组还未经过现代社会的适应性选择, 如果想真正延缓衰老, 基因工程实际上是有用武之地的, 比如鸟类已经事实上被选择出了延缓衰老的基因, 是否可以借助相关的机制帮助人类延寿,这是作者在书末提出的问题。

回到文章开始提到过的, 生命是个复杂的过程, 其中存在着各种互相关联的作用机制。 传统的思维方式从一点出发, 并不能很好的应对。 人总想活的更久一些, 但是话的更久是否真的好呢? 是个问题。

 

如何练就一双慧眼,成为人生赢家?

本文属于标题党。想写这篇小文, 是最近刚被新闻给忽悠了。作为一个业余军事爱好者,长期被人教导航空发动机是中国当下军事技术的焦点和软肋。前两天看到一条新闻,乌克兰航空发动机厂3000多技术人员将落户重庆,十分高兴,就在聊天时跟人提起,结果被人指出可能是假新闻。上网一搜,还真是真假难辨。信息爆炸时代,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消息和观点,一不留神就会受骗上当。如何辨别真假,以下是作者凭个人经验总结的一点看法。

还是先从那条新闻说起, 新闻粗看起来是有模有样的, 说重庆市政府出资20亿和乌克兰马达西奇(百年老厂,设计生产客机,运输机,直升机的多种发动机,全厂2万多人)合资在重庆组建天骄航空集团并设立发动机厂,为此有3000余名乌克兰技术人员要落户重庆,重庆正在组织人力物力安排接纳云云。

这个新闻让本人上当,细究起来, 首先这是一条符合预期的新闻。中国和乌克兰在苏联解体以后长期有各种合作。中国的军用发动机,包括船用的,坦克用的后来解决问题都跟从乌克兰引进技术和人才脱不开关系。乌克兰因为前几年的内战,已经不是一个宜居之所了。就算是在马达西奇这样世界知名的厂家,一般职工的日子怕也不好过。能搬来重庆落户,说不定还真是喜大普奔。拿常识来看没什么问题。 又是作为一个军事爱好者乐见的。问题出在那里呢?

经人提醒,上网一搜,马上就找到了乌克兰大使馆官方否认3000人来重庆的新闻。3000人集体来中国解决护照签证无论如何不可能不通过乌克兰官方,这个消息说明至少这3000人来华还没提上日程,否则使馆不会不知情。再深入发掘一下,看到知乎也有相关讨论(知乎是个好东西)。各方面的消息汇总一下, 首先这个天骄航空就很可疑。 创办人王靖是号称要挖尼加拉瓜运河的人。而这样大的事情, 没有中航工业,中国发动机公司参与。 具体操办人信威集团是个有黑历史的上市公司。 虽然这个事情最终没有结论,从涉事的三方来看, 乌克兰否认,重庆官方没吭声,嚷嚷的最厉害的是信誉度很差的信威。可以很大程度是认定是个忽悠新闻,民营企业为提升股价或者吸引国家投资在炒作。

以上新闻到底是真是假其实没有那么重要, 最多是个和别人闲聊的话头。然而每个人工作之外获取的各种信息:大到国家汇率变动,房价涨跌,小到商品推荐,旅游景点美食介绍,都可能会影响个人的具体行为,比如买房还是卖房?要不要买这个新玩意?去那里吃饭?等等。时至今日,大部分人获取信息的渠道都是网络为主。网络上又有大量真假参半的东西, 该如何分辨?

首先,功利的讲,如果一条信息无关今后的行为, 看过就好。觉得有点意思的可以收藏。 因为大概今后唯一用途是用来8卦。  8卦其实挺重要,是人际交往的重要一部分。那为什么又不用费脑子? 因为8卦的东西, 无所谓对错, 如果别人当场指出你错了, 那就痛快承认,顺便恭维对方,拉近距离。当场认错对大多数人是很难的, 其实想通了就是很简单的,尤其是在8卦的时候。

如果事涉个人决策,就要认真对待消息。比如一条商品推荐到底是用户真实感受还是广告软文?会影响要不要买的行为。 对一条消息做初步验证,简便易行的方法是看消息的来源。比如一个媒体相对权威,公信力强,作者知名度高,或者是领域专家,其中包含的事实和观点可信度就高。

如果涉及重大决策,比如买房,权威说法也不应该简单的信任,因为这样的复杂事情其实没有权威。这时候应当谨慎思考,而思考的过程要把握两个重点:

  1. 先区分是事实还是观。有本流行的书叫批判式思维。其中总结的思维方式第一步就是要区分这是事实还是观点。 事实是对客观的关联概念和行为的描述,人人相同。观点是主观看法,人人可以不同。这是苹果,是事实。苹果很好吃,就是观点。 有喜欢苹果的也有不喜欢苹果的。一定要区分开。
  2. 认定事实,通常并没有解决问题。因为最后指导行动的还是观点。通过事实形成观点是个逻辑推导的过程,从简单的三段论到复杂的逻辑演绎。大脑其实不是天生就擅长干这种事情。逻辑思维原本就是通过学习和训练才能获得的技能。 更难的是如果要从事实得到观点,还要有思维模型,这个要靠长期的积累才可以形成。 之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这里就不展开了。

对大多数人来说,如果每一件事情都经过逻辑思考太累了。 最常见让人快速接受观点的做法还是诉诸权威。当然,放弃思考也留给了别人更多操控你的空间。

现在网络媒体之所以假消息这么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从动机出发,最主要的还是经济利益。比如做公号,阅读人数是硬道理,人数上来了,才能多招广告客户,提升单价挣大钱。为此他们会故意用偏激的观点,部分的事实制造预期反差来吸引人。所谓预期反差,是跳出读者的预期范围,制造意外。比如:90岁老太怀孕生双胞胎。 大脑天生就会被这样的东西吸引。如果碰上了类似的情况,尤其要特别小心。

吸引人之后,给读者进一步灌输观点,最有效的做法是诉诸情感。我们常说的俗话是以理服人,以理服人只能服少数爱思考的人。对大多人来说还是诉诸情感最有效。诉诸情感的最主要手段就是讲故事,一定要是一个人的具体遭遇和感受,这个人越有名气越好,是讲故事的本人更好,两者合一最好。能够激发同理心,就可以顺畅传达观点。这个时候逻辑是很难起到效果的。演说家和辩手们最擅长如此。

想摒弃情感的干扰,认定事实,进行演绎也不容易。大脑的思考方式是很容易走偏的。 可能会把关联当作因果关系, 把次要原因当作唯一原因。深究起来,从思维的机理出发,大脑倾向于在概念之间建立关联,因为这样就能形成模式压缩信息,这是大脑中的神经网络一刻不停再做的事情。两个能够建立关联的概念如果被刻意诱导,而又不仔细检查, 就会变成强联系。而大脑会愉快的接受这种联系,甚至会主动归因,形成所谓脑补成立。

比如本文的标题, 可能就能把关联诱导成了似是而非的因果关系(前后关联)。

思维训练,很有必要。子曰:学而时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