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艺术家喜欢尼采?

不知不觉,已经写了一年文章了。如果以阅读人数作为评价标准,回看历史数据,文章质量参差不齐。抛开被大v推荐或者转载的特定几篇文章,剩下的阅读数量也能差3,4倍。凭感觉总结一下,写的越实用的,比如人工智能技术的介绍文,看的人数越多。反之,谈文艺的,小情调的看的人就少。这可能是因为当前的社会就是个功利社会吧。其实作者一直认为写文章主要是为自娱自乐,有更多人看只是加分项。不忘初心,方能始终。今天继续任性一把,说说尼采。

尼采大概是德国人的话题人物里面几个出现频率最高的名字之一了。很早读书的时候就知道,尼采是给希特勒提供哲学基础的。因为他说上帝死了,世界需要超人。大致在那个时候,形成了对尼采的负面影响,想象中这大概是一个满脸狞狰,挥动大棒,声嘶力竭的对围观群众喊叫的人吧。很久以后才知道,事实完全相反。

最近一段时间对讲一战的书非常感兴趣。因为按照周期律的观点,一百年以后的今天,与一战前的几年前状态非常相像。 科技发展经历了一轮突破, 电的应用开始深刻的改造社会和生活方式。变革中的社会冲突加剧,大部分人感到无所适从。社会思潮多样化,也可以说是乱象丛生。特别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德国,正在挑战现存的秩序。与二战不同,一战开打的时候,没有人会预料到这是一次世界大战, 是摧毁旧秩序和精英阶层的战争。当然历史也不能这么简单假设对比。看过的讲一战的书里,最有意思的是今年刚出中文版的“春之祭”。

春之祭不是一本好读的书。我断断续续看了一个月才勉强看完。书中充斥着大量当年史料描述的碎片,作者按照自己的思路把这些零碎串起来,以总结出自己的观点。书的副标题是,一次世界大战和现代的开端。著名文化批评家王晓渔博士给这本书写了序,题目为“一本冒犯文艺青年的之书”。他在序言里给书里的观点划了重点,所谓先锋派艺术和冲锋队(不只纳粹有)存在着亲密关系。正如书名芭蕾舞剧“春之祭”所展示的,他们用冲突取代了传统的美和和谐。书中还总结了二者(先锋派和冲锋队)的四个共同精神联系:“内省,原始主义,抽象,制造神话”。这正是尼采的核心思想来源。

尼采1844年出生在德国一个乡村牧师家庭,幼时丧父,还有一个年幼的弟弟在他很小的时候死了。按照精神分析的说法,年幼失去父亲和至亲会塑造一个人的性格,总体趋于忧郁。父亲的去世,反倒加强了尼采对牧师的向往,他立志做一个牧师,从小就给小伙伴们讲解圣经。获得了小牧师的称号。很多尼采的传记讲,尼采因为和祖母,母亲,两个姑姑,几个姐妹共同生活,得到了非凡的宠溺,变成极其任性。我不同意这种庸俗的说法。对于立志把自己奉献给上帝的人,生活方式对他没有那么大的影响。拜家庭条件所赐,尼采读书时接受了严格的古典(精英)教育训练,熟谙音乐和文学。

尼采20岁时进入大学学习神学和古典语言。一学期后,因为不喜欢神学的拘束,他开始专攻古典语言。接触到了大量的古代文化后,尼采在24岁时就成为瑞士巴塞尔大学的教授。此后10年,在巴塞尔大学边教学,边思考,边著述。瑞士当地的上层社会整个对尼采敞开。愈加帮助他面向精英气质的孕育。大学教授教学的生活非常舒适和安逸。但如果一生到此为止,活在这种安逸中,尼采就不是尼采了。

1879年,尼采35岁时,告别了大学教授的职位和安稳的生活,开始四处游历。三年后尼采遇到了美丽的俄国少女莎乐美,开始了此生唯一一段短暂的感情。半年后因为自己妹妹的激烈反对和挑拨离间,这段感情夭折。此后不久,尼采写出了名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在游历经历的第10年, 1889年,都灵的大街上,尼采疯了。疯了以后尼采还活了10年,这10年主要是在家中和精神病院之间辗转,直到生命的终点。

作为个人主义的先驱和一个天才人物, 尼采才华横溢。从他的作品中可以充分体现出来。凡读过尼采书的人都可以感受到这种文字的力量。书里能够被摘出独立成为金句的数不胜数。这样的人物为什么会疯?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因为尼采一生孤独。然而孤独的人多了去了,中国自古就有传说中的隐士,没见有疯的。尼采会疯,这里的解释是他终于控制不住内心的冲突。

尼采从小出身于一个基督教家庭。作为信仰上帝的西方,人生最大的意义就是按照圣经的教导去接近神,接近神而不能成为神,因为神是唯一的。这是神人之隔,也是西方精神的核心之一。作者理解这是因为基督教的发源是作为下层人民的精神安慰剂。生而为人就有原罪,一生赎罪,死后去天堂,这是他们对人生意义的解释。 这样的解释在底层过着困苦生活的人看来,理当如此。而对统治阶层,掌握着资源,有很大的自由,心底里怕是不能信服。 于是有人搞出了反着来的撒旦教。 也有想挣脱神学束缚的尼采,宣扬上帝死了,人性可以解脱束缚,获得自由。

尼采一生的行为是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 在上帝死了之后,没有可以作为目标的神性,尼采的人生意义就回到了生命本来的欲望。尼采曾经把艺术和美指为人生的意义之一。在弗洛依德之前,尼采就说艺术的创造消耗的是跟性行为同样的能量,美学是一种生理学,所有的美都可以激起生殖欲望,艺术家是性欲旺盛的一群人。这大概是某些“艺术家”喜欢尼采的真实理由。

而在尼采疯掉之前最后的著作权力意志里:尼采又把人生的意义解释为对权力的追求。追求强大,追求优势,成为超人和太阳。 这大概是他最后疯掉的根本原因。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尼采在释放人性以后,不过是爬了两层马斯洛的人性金子塔,没爬到最后就疯在了路上。

按照中国的传统哲学,物极必反,追求极致,自然会死得很惨。中国古代哲学有天人之际,虽然没有神,但是也有天人之分。人不能成为天, 天命所归,称为天子,统治万民。如果要造反,就要替天行道。 而传到中国来的佛教属于大乘派别,大乘里,人是可以修成佛的,虽然路径很长,终究没有人佛根本之分。原始的佛教在印度主要是小乘,小乘只能修罗汉。半懂不懂的人以为小乘低级,其实并不是,非不为也,实不能也。小乘的真佛只有一个,跟基督教一样,人不能成佛,只能接近佛。明眼人应当看出,这也是给下层社会的信仰。

中国的传统哲学发展到宋以后,开始有了天人合一,注意先有天人之分,再有天人合一。一上来就天人合一,八成最后也会疯。这是取中的道理,这里就不展开了。

这篇文章不是标题党,更象是文不对题。矛盾冲突,乱象纷呈的今日社会如何不走向战争和毁灭,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需要莫大的智慧。这大概是作者真正想说的。

历史曾经证明,靠尼采不行。 靠西方也不行。

最危险的, 就是思想。

 

一碗炸酱面

早几年有个动画电影叫料理鼠王。本身的剧情是标准的美国励志通俗片。但其中有若干情节令人印象深刻。其中令我记忆犹新的一幕是, 料理鼠王的店来了一个著名美食评论家,影响之大可以一言决定店的生死。此公对老鼠有偏见,一进门就板着脸,一言不发的坐在桌旁等菜。然而当他用叉子把料理鼠王的菜放进嘴里的一刻,画面定格。一瞬间,熟悉的妈妈做菜的味道令他的情感崩塌,手中的餐具落地,脑海中回忆起少年的自己站在被午后阳光充满的厨房门口,正在做饭的慈祥的妈妈对他回头微笑。那可能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食物唤起的情感,常常能直击心灵。今天就来闲谈家常一顿饭。

家母是陕西人。在中国北方,面食是最普遍的主食,各地都有不同的做法。因为各种原因,大家看到的面食馆子最多的是兰州拉面,其次是山西面馆,陕西面馆的数量大概排第三。这个排位仅凭个人印象,不一定准确。陕西面馆只排第三,然而经常有进了一个陕西面馆,却发现卖的是陕西刀削面的尴尬场景。

为何有挂羊头卖狗肉的陕西面馆,可能要从陕西面食的特点说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三秦大地的给人的普遍印象是实在,往好里说是淳朴,往坏里说是有点土。 性格如此,做的面食也不例外。陕西的面食做起来最费功夫,最有代表性的岐山擀面条,活面要到位,揉面要到位,还要用特长的擀面棍擀成一张处处薄厚均匀的面皮,再用刀切成细条。这样的面条,下锅煮后呈半透明状态,口感非常劲道。类似的工序早就有所谓压面机做出的机器面条。机器面条虽然差强人意,胜在成本底。为此真正用人工费时费力做的要特别称为手工面,可以卖的贵些。然而就算如此,能做到位的也少之又少。要强调是手工面,又有人工成本综合考虑,还是挑简单做法来的更为省力。陕西馆子卖山西面就不足为怪了。

说到面,先说历史。 作为面条原料的小麦被人类栽培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万年前,主要是在中亚地区发源。被驯化以后,小麦就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因为是面从西来,在中国的传播是沿着黄河扩散,最后传到南方。躲在黄河几字形之下的关中三秦正是中国较早种植小麦的地区。

作为小麦经过深加工后才能做出的面条,出现的年代晚的多。史书上记载的面条大约最早可见的是东汉,那会儿所有的面食都叫饼。饼又有蒸饼,汤饼,蝎饼,金饼,索饼等。其中汤饼就是用手把面撕成片状放进水里煮熟,类似现在的面片。而索饼可能就是早期的面条。

到魏晋时,应当已经有接近现代的面条。世说新语里有个段子: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何平叔(何晏)是当时的美男子,是个白面小生,皇上怀疑他脸上擦了粉,(又不好当面问)于是大夏天的请他吃热汤面,结果何晏吃的大汗淋漓,用红色的衣服袖子擦汗,结果脸上染了色,白丽透红更美了。这个段子告诉我们:皇上会用计,衣服会掉色。现今的年青男女如果怀疑对方脸上有粉看不清本来面目,可以请她(他)吃一碗热汤面。

面条正式称为面条,要到宋代了。宋代商业发达,有很多大城市, 东京梦华录,梦梁录等书里都有面条相关的记载,有插肉面,桐皮熟脍面,三鲜面,丝鸡面,盐煎面,笋泼肉面,炒鸡面,大熬面,炒鳝鱼面,银丝冷淘,卷鱼面,笋菜淘面,笋辣面等等。光看名字,就可以大致想象是怎么做的,种类之多,不亚于今天。宋朝还发明了挂面,可以方面旅人速食。

今天常吃的手工面,抻面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明代:宋诩的宋式养生部里详细记载了扯(抻)面的做法:用少盐入水和面,一斤为率。即匀,沃香油少许,夏月以油单纸微覆一时,冬月则覆一宿,余分切如巨擎,渐以两手扯长,缠络于直指,将指,无名指之间,为细条。先做沸汤,随扯现煮,视其熟而先浮者先取之,齑汤同前制。这大概跟现代的拉面,扯面没什么区别的,煮完捞出来放汤里就是拉面,上浇头就是扯面。

我在家中常吃的面,与上述做法几乎完全相同。要做好抻面,文中两个字即匀,是关键。 面要匀,得揉,揉面的过程除了让面和水更均匀的混合,揉开只有表面进水形成的小面疙瘩以外,更重要的是面中结构的形成。面刚和水的时候,主要靠水合淀粉的胶状形态,这时候是很粘的。在揉的过程中,其中的蛋白质慢慢形成分子长链,面筋开始出现,面就慢慢的不沾手了。蛋白质最后构成的网状结构配合水合淀粉的胶体,和好的面就有很好的韧性和延展性。可以拉成很细的丝,也可以抻出半透明的膜,这是面条好口感的基础。 把揉好的面静置一段时间,所谓醒面,也是有利于这个结构的生成。醒面时间不能太长,时间长了面就发酵过头了。所以宋诩说夏一时,冬一宿。

对北方人来说,筋道的面条是一碗好面的基础。能让面条出彩的, 是汤头或者浇头。著名的牛肉面,精华在如何熬出牛肉汤。而我的个人口味,更喜欢浇头拌面。自家常做的浇头是炸酱,因此心中最爱的是炸酱(抻)面。

最近这些年,帝都的街头多了各种所谓老北京传统美食,甚至什么汽水,酸奶也要挂上老北京的名号。炸酱面也是其中之一。南城某著名老北京炸酱面馆,店员一色的民国装扮,肩膀搭条白毛巾,互称店小二,有人进门就齐声大喊:客官请好。完全靠噱头揽客,恐怕是挣慕名而来旅游客的钱。一时生意竟也不错,然而面条口味不敢恭维,号称是手工,粗而不劲道,可能半是机器,半是手工,面活的不到位。

北京人确实有吃炸酱面的传统,然而这是家常小食,过去基本没见有卖炸酱面的馆子,那还有专门吃炸酱面的馆子。老北京的生活态度是雅静安逸,饭馆是用来消磨时光的,也没有进门大喊,各种聒噪的道理。

作为四季常吃的家常一顿饭,炸酱面的制作并不复杂,也没有饭馆那么多噱头,不过也不是完全不讲究。真讲究的地方,在搭配。做好一碗面,除了前面说过的面条功夫口感外,要荤素搭配,酱料搭配,鲜陈搭配,。

炸酱面的酱顾名思义是炸出来的, 而用来炸的酱,正经的做法要用黄酱搭配一点甜面酱来炸。其中黄酱是大豆做的,有醇香。甜面酱是用面粉来发酵的,有甜香可以改善口感。炸酱时用的肉丁最好是肥瘦结合的五花肉。酱要炸好,火候要到家,最好小火慢慢炸半个钟头。出锅撒上葱花。素的炸酱搭荤的肉丁,酱的本身用豆搭面,搭配好,火候到,这样的酱吃起来才,鲜,香,醇,浓,滑。

有面有酱,已经可以吃了,但是要吃好,还要有切好的各种蔬菜面码。酱是陈酱,蔬菜是为新鲜,这是鲜陈搭配。在外面所谓的老北京炸酱面馆,面码一上8样,10样,过犹不及。面码有个两三样足以。真讲究的是时令,要应季。 春天有香椿芽和菠菜,夏天可用黄瓜和小萝卜,秋天能选得花样就多了,胡萝卜,芹菜,甚至玉米,毛豆。到了冬天老北京就吃大白菜,因为没有别的。

做好一碗面,并不需要出多大力气,然而要花足够的时间,料也要搭配,精选。而吃面,更是要细嚼慢咽,慢慢品味,只为消磨时光。这是传统中国文化的生活态度。平淡中有一点优雅。在现代的快节奏生活里,已经不剩几许。

能吃上一碗母亲做的炸酱面,是一种享受。再联想到这一碗面中的历史和文化,顿感幸福。

 

 

 

 

 

 

此道之美也,莫之御也!

去年中国考古有个大事件是海昏侯墓的发掘。墓中出土了金珠宝贝无数,据统计光黄金器物就有70多公斤,还有10来吨铜钱等等。然而在读书人看来,这些阿堵物的的价值加起来也不如墓里出土的烂竹简。因为单就公布的两片来说,这可能就是失传已久的齐论语,世传经典会就此改写,对文化传承可能会有很大的影响。

中国文化连绵不绝,世间独有,考古发现挖出来两千年前的东西,上面有的文字,随便一个受过义务教育的人都都读。虽然可能会有每个字都认识,连起来却不知是什么意思的困惑,也比外国那种找到什么东西如同天书,要靠专家来猜来蒙的状态强太多。此处本应有点小自豪。今天就借这份自豪,说一说论语和孔子。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大概是对孔子最高的评价了。这话是宋儒理学大家朱熹说的。朱熹也可以叫朱子,在清代升为孔门第十一哲,配享孔庙。如果有幸去过曲阜孔庙,在正殿大成殿里,孔子居中,两边是四圣十二哲,朱子在西面最末一位,虽然是最后一位,也不得了,因为其他十五位都大他一千岁。

这么高的评价,我个人是不同意的,孔子传下来的东西, 是一本弟子总结的语录,论语,其实很象所谓希腊哲人苏格拉底,他的言行思想也是弟子总结。这些话,弟子篡改了没有,其实不知道。但是比起在雅典广场上闲逛的苏格拉底,孔子数次出仕,还周游列国,实践多了许多。因此孔子的言行,更多人间烟火气,也更实用。看论语,主要记载的是孔子和弟子的日常,和互相之间的对话,讲道理,评点人物,还有很多喜怒哀乐。让人觉得心生亲近,并不是那种远离人间的高高在上。

孔子的弟子把他推为圣人,他本人其实是不愿意的。论语子罕中有一段太宰(官员)问子贡(弟子):夫子难道是圣人吗,他怎么本事这么多? 子贡回答: (我的老师)当然是圣人,天生的,所以本事多。孔子听到以后说:太宰了解我?(他怎么知道我本事多?)我年轻时候因为地位低,干了很多下贱活,本事多是本事多,然而,你看当今的贵族(君子),他们有那么多本事吗? 没有啊!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可见夫子是不喜欢别人说他是圣人的。

然而弟子们不答应,夫子去世后,历代孔门弟子推崇,还有儒学作为治国之术的统治者加持,夫子的地位就越来越高,最后就成了大圣人。贴上了圣人的标签,论语里一些话就不好理解了,后人特别是从配享孔庙的朱子开始,就有各种引申,搞的大家理解越来越难。你不理解,就只好听他们的解释,说让干什么,就做什么。这是古今中外通用的统治之术。

夫子对自己的评价是一句中国人都熟悉的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甚至成了这个年龄人的代名词。其实这段话本来是夫子自己的,并不想指任何其他人。这一句话,其实说了夫子的生平。

孔子出身不低,是贵族,其实那个年代能读书讨论学问的也只有贵族(君子),相对是平民(小人)是不配来学的。这是古代物质条件所限,不能有这么多不劳动生产光动嘴皮子的人,不必过度苛责。在贵族里,孔子小时候是很苦的,三岁丧父,17岁丧母,母亲死了是他一人发送,服丧三年之后,19岁按部就班结婚生子。十五志于学,大概说的就是这一段,具体跟谁学,没明说。前面说过孔子本事很多,其实孔子能文能武能弹琴,肯定是跟很多老师学过。

到夫子三十而立,子曰:不知礼,无以立。这是懂得了礼,有学问了。孔子的学问是学出来的,先跟人学,再教别人。这个时候他有了自己的第一批跟随着,第一批徒弟。

30以后,孔子先去了齐国,没找到工作,不过欣赏了音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然后就又回到鲁国,四十不惑,想明白了,专心教书育人,不找工作(当官)了。孔子47岁时,名声应当很大了,鲁国的当政阳货来找他:国家这么乱,你不管,能叫仁吗?孔子说是是,然而并没有出来工作。他在家研究易经,又研究了好几年。看书看的太用功,韦编三绝,绑竹简的牛皮绳都断了三次。看懂了易经,五十而知天命。

孔子51岁起,当了三年官,当时的鲁国从上到下都不讲礼。孔子维护秩序,曾经打仗平乱,这对鲁国有好处。于是鲁国旁边强大的齐国施压,孔子的工作就又丢了(并没有放手,安排弟子接任)。孔子50多岁开始周游列国。到处转悠,同时也为找工作。中间也在卫国两次,陈国一次,工作了10年,一直到70岁,回到鲁国。50多岁年纪,在当时的人来说已经很大了, 还在路上折腾,甚至还有著名的困于陈,蔡之间绝粮快饿死事件。应当说很不容易,很艰难。这一路上还碰到了各种怪人来骂他。孔子说六十耳顺,意思可能是你们说,我听,说什么我都顺着来,因为我不在乎!

孔子69岁的时候,儿子孔鲤死了,薄葬。 70岁回到鲁国,主要是有人找他的弟子当官,他本人已经太老了。这是孔子人生最后几年。儿子先死了,71岁他最爱的弟子,颜回死了,老天丧我,大哭一场!同一年鲁国哀公获麟,仁兽被抓了。孔子可能联想到自己的命运,正在编的春秋也不写了。再过一年,另一个最爱的弟子,子路也死了,子路还死的很惨,被人砍成肉泥,孔子听到了又大哭一场,让人把厨房里的肉酱倒掉。白发人送黑发人,孔子的晚年不幸福。

73岁的时候,孔子说我已经太老了,很久都没梦到周公了。然后就得病了,还很重,他的弟子子贡来看他,孔子说,你怎么来的这么晚啊,我都快死了。还说,天下无道很久了,然而他们都不听我的(莫能宗于)。7天以后,孔子,卒!

孔子晚年其实受过很多打击,然而他说自己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又自由,又守规矩,这前后矛盾的两段,是人生的境界,真性情!

孔子一生不得志,死前也很遗憾:为什么满世界人都不听我的? 然而他活的很明白,因为他有人生目标,仁和礼。孔子最大的本事,其实是教徒弟。孔子教徒弟,我总结为八个字:言传身教,因材施教。

史书上说,孔门七十二贤,三千弟子。看论语里,出现的跟在孔子身边的弟子不过十几个人,前后还分成两批,孔子同时在教导的,也就六,七个吧。剩下的再跟这几个大师兄学。这样是对的,精英教育就得这么做。多了是没法因材施教的。从论语里就能看出来,夫子对弟子说的话, 是考虑到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的。说这个的文章很多,这里就不啰嗦了。

孔子最喜欢的弟子,是颜回,颜回其实没留下什么,只是跟着孔子,被其他弟子一起捧高了。孔子死后,弟子们开始帮师父封圣,孔门八儒,越传越广。人多力量大,慢慢的,孔子的地位也就越抬越高,直到至圣先师的今日地位。

作者写这篇文章,是因为跟师兄弟们的一段讨论。现在深度神经网络很火,有所谓三巨头,其中祖师爷Hinton很低调的,然而弟子Lecun 好比子贡,很厉害,能说会道会捧人。旁人就有看不惯的,2015年有关神经网络有一篇Lecun写的综述文章引发了他和看不惯的人之一LSTM之父Schmidhuber(以下简称S)的论战。S认为Lecun他们夸大了自己的贡献,很多思想早已有之,这被Lecun写了长文痛斥。S还曾经在去年大火的GAN 之父 Ian Goodfellow的讲座上站起来说自己也有类似的想法,又被Ian痛斥。公允的讲,S获得的名望低于他曾做出的贡献,不服气值得同情。他之所以名声不显,可能是自己的名字太长不好记…

以上属于玩笑,S没得到应有的认可,我个人理解应当第一是他在德国,不在美国这个当代学术中心圈子里。第二他实在没有什么叫的响的弟子,跟Hinton一比简直天差地别。名望是要靠别人来说,弟子捧老师天经地义。自己站出来说,是很掉价的行为,不仅没有效果,反而被人鄙视。

左传里记载,春秋时鲁国的叔孙豹与晋国的范宣子就什么叫 “死而不朽” 展开了一场辩论。范宣子说,他的祖先世代为贵族,家世显赫,香火不绝,这就是“不朽”。 叔孙豹不以为然,说你这个只能叫做“世禄”。我的看法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中国文化从此以后用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评判一个人。其中立德最高。孔子也是这样认为的,他最喜欢颜回是因为颜回德行好。孔子不在乎立功和立言,他其实不喜欢能说的人。孔门弟子里,宰我和子贡是最能说会道的。有一次宰我白天睡觉,被孔子看到大骂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就是稀泥烂屎不上墙的意思,骂的很难听了。宰我挨骂不是因为睡觉,是因为说话不算话。 孔子认为话多必有失,说多了总有不算的时候。说了不算,就有亏德行了。

然而要流传后世,光靠德行是没有用的。后人很难看到前人的德行,立功也影响不了几代人,还得立言。孔子不太喜欢的弟子因为会写,后世的影响反到很大。

说来说去,怎么做,还是要看怎么想,最看重什么。 夫子说“此道之美也,莫之御也!”。 这就是大道之美啊,就是无人去实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