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说了元大都的设计者刘秉忠, 这一篇接着说说一个很像刘秉忠的人, 在元大都基础上重整北京城的姚广孝。明代的北京城在明清之际的战乱中因为一系列神转折, 几乎未经什么大的战争就落在了满清手里。 所以清代直到现代基本原封不动的继承了明代的格局。 而这个格局自刘秉忠定中南海太液池龙穴至今,已近千年。
比起后来名气与其历史贡献极不相称的刘秉忠,姚广孝可是大大的有名。 无数民间传说中都有这个黑衣宰相。 在民间传说里, 姚广孝是一个可以呼风唤雨的大法师, 又是一个智计百出,神算无漏的诸葛亮一般人物。 有明一朝,也只有刘伯温能与之相提并论。还有误传说刘伯温是姚广孝师傅的。 其实历史上这两个人并无交集。
抛开民间传说种种不提, 就算是在史料里, 姚广孝的记载也有很多问题, 不同的史料互相冲突, 这不得不说是拜清朝人胡乱篡改前朝史料之赐。满清修四库全书, 一边编,一边改,一边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批判多于继承。 可悲可叹。 中国文化传承历史上有两次大的格局变化,一次在宋元之交,一次就在明清之际。
有关姚广孝的历史, 明史专家商传先生“明初著名政治家姚广孝”是起点。 这篇八十年代的文章虽然有一些错漏, 但是从全面的角度,至今无出其二。商传先生给姚广孝的定位,明初著名政治家, 也可以说是恰如其分。 如果只照着正史来说, 就没有再写一篇文章重复前人的必要了,本文还是依托正史, 引申一点纯属臆测的东西。
根据姚本人撰写的姚氏祠堂记。 姚家原属东京汴梁人, 在北宋国难之际,南逃来到长洲, 属于今天苏州的区域。姚家世代行医, 姚广孝就出生在长洲相城的乡间医生之家。有元一代,一直压制中国人,特别是南人, 读书人的心态趋于避世。当年的吴中乡间佛教大盛。很多读书人家子弟,出仕无望,宁愿避世为僧。 姚家也是如此, 姚广孝天生聪慧, 好读书, 但是不想继承家业当个医生,在他十四岁时,提出不愿意学医,这马上就得到了他伯父的支持, 就开家庭会议,由他伯父做主,送到庙里学佛,四年后,十八岁正式剃度,法号道衍。
道衍从小家传读了不少儒家经典,后来当和尚自然要学佛,而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个人,却是个道士席应真。席道士的生平事迹已经不可考, 只知道他虽然名义上是个道士,实际上是个精研易经,熟谙阴阳术和兵法的大家。前文提到刘秉忠也是个精研易经的大家。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有一些精研易经的大家,大多属于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偶尔现世指点江山,就能改变历史进程。不禁令人心向往之。
道衍跟席师傅学会了阴阳术和兵法。从此打通了儒,道,释三家。作为一个僧人开始云游天下,到处结交朋友。这是僧人身份的一种便利, 实际上中国古代,宋朝已经相对开明, 并不禁锢百姓,百姓基本可以自由迁移。而从元朝开始,历史有一次大退步, 百姓不能到处乱跑,需要路引这类官方证明。相对来说僧人就可以网开一面,只要证明自己的僧人身份就可以到处乱跑。明清也全盘继承了元朝的这种阻止人口流动的制度。 所以传说中朱元璋要给自己的孙子建文帝留一套和尚身份,好用来逃命过关。
道衍云游四方,见到了元明之交著名相士袁洪,这是历史上在乱世能发挥大作用的另外一类人。能在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必须在小时候或者青年时期遇到一个相士,指出他今后的人生路径。 袁洪一见道衍,就说你是刘秉忠一样的人啊。史载道衍闻之大喜,从此开始自比刘秉忠。
道衍青年之际, 正是明太祖朱元璋平定天下之际, 乱世出英雄,道衍却没找到什么出头的机会。没过多久,朱元璋定都南京,随后又把蒙古人赶出了长城,似乎天下已平定。道衍这些阴阳,兵法的学问要白学了, 然而道衍本人并不这么想,他仍然在寻找机会。
洪武八年,道衍因为通晓儒学, 被召到南京,但是凭他的资历,最多当也就是个小官。如同刘秉忠不愿意在节度史府当书记一样, 一年之后,道衍又回到老家苏州西山海云院,继续当他的和尚。过上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幸福生活。 苏州一方水土物产丰富也滋养人才。道衍又好交友,与当时的江南名士王宾、高启、杨孟载等为好友。
洪武十五年, 朱元璋的大脚马皇后去世,朱元璋挑选天下高僧辅佐自己的儿子。道衍奉诏又来到南京。这次不一样了, 他见到了燕王朱棣,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朱棣因为是皇子里能打的,被分派在了北京,帮着大明看守门户,提防蒙古人。道衍和尚终于看到自己的人生机遇 。于是主动要求去北京主持庆寿寺,在得到批准后。开始了与庆寿寺双塔为伴的生活。
来到北京之后, 道衍就建议朱棣训练士兵,做提前准备。当时谁也没有预料到后来的事情, 朱棣恐怕也将信将疑。随后就是广为人知的靖难之役。建文削藩,朱棣造反,道衍出谋画策,夺取了天下。朱棣起兵的过程中,道衍不仅主导了大政方针,还多次力挽狂澜。成事之后的论功行赏,以首功当仁不让高居第一。然而道衍只要了一个六品的小小左善事,就是管理天下僧侣的小官。朱棣过意不去,第二年赐名复姓,他也没有还俗。 也许是道衍的僧人身份让朱棣放心, 两人成事后仍然为君臣相得的楷模。财物赏赐对道衍本人也没有什么用,他曾在回乡时把赏赐的黄金散发到乡里。
在朱棣变成明成组之后, 道衍又干了几件大事,包括开始编写永乐大典,主修北京城等。道衍主持铸造的永乐大钟,至今仍然在北京大钟寺,春节晚会12点时,会直播敲这个大钟的钟声。 道衍深受朱棣信任,永乐二年, 被赐复姓,赐名广孝,封为太子少师。给下一任领导人当老师,这是文官能获得的最高荣誉了,不过说起来也不是实职。明朝太子在南京监国,姚广孝也跟随回到了江南。 此时姚终于可以风光回乡。然而正史记载姚过去的好友,甚至他姐姐都不肯见他。
一种说法是姚在当僧人时写了一本书:道余录, 全书用来反驳儒家圣人朱熹和二程等人对佛学的指责和误解。 因此得罪了掌控舆论的儒家子弟。 另外一种说法则是朱棣杀了方孝孺,还搞了个前所未闻的灭十族。江南的读书人觉得都是因为姚广孝帮了朱棣,自然都恨他。
其实姚本人一直在入世和出世之间摇摆,朱棣的滥杀,恐怕不是他能预料的。朱元璋上台时大杀功臣文人,给朱棣落了靖难的口实。 姚本人帮着朱棣起事,也许也有一丝为文人报复的心理。他自己对文人的态度,则可以从他曾经力劝朱棣不要杀方孝孺看出来:“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无杀之,杀孝孺,则天下读书种子绝矣”。然而朱棣没有听。于是在论功封赏时,他没要大官, 第二年赐姓再封,朱棣劝他还俗娶妻,他也没有听(不过此时的姚广孝已经70岁了)。
领导人与开国功臣的关系,在历史上被诟病最多。不做飞鸟走狗, 能让有能力的人放心做事,是上位者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通常来讲, 开国皇帝, 出身越高, 手下的功臣越能留个好结局。 因为上位者自身的地位和周边的小伙伴有突出差距,不用太担心这些小伙伴能影响到自己。 比如朱棣就比他爹对自己人好很多。 而唐宋对功臣,远好过汉和明。
姚广孝帮朱棣夺位之后,去南京辅佐太子。 在自己85岁时,也许知道自己大限已致,又一次回到北京城,在见过朱棣之后,就在庆寿寺里坐化。姚在临死之前,请求朱棣放过建文时的主录僧溥洽, 朱棣答应了他。他死后,朱棣悲伤到两天不能上朝。 随后厚葬姚广孝,还为姚广孝亲自撰写了墓志神道碑。 明朝大臣享受这个待遇的一共三个,姚之前有个徐达,姚之后还有一个明孝宗的岳父张峦。作为和尚,姚广孝死后被火化,据朱棣亲笔记载也烧出了若干五彩舍利。 朱棣又在北京房山为姚广孝修了灵塔。此塔在现今青龙湖附近, 保存完好。
最后说说姚广孝重修北京城, 朱棣夺取天下后,姚广孝建议迁都北京。此时北京作为之前的元大都,要作为新朝的都城, 姚必须考虑的是如何在为大明聚集王气的同时,镇压前朝的残余王气。 元朝的大都城是刘秉忠设计的, 自比刘秉忠第二的姚广孝,这一次也是沿着刘秉忠的思路继续。
首先是元大都的中线, 继续放在中南海就不合适了, 中线要东移。 这样原来的中线就变成了西方白虎位。 元大都在现近北海琼华岛为正北玄武位, 轴线一东移,正北位就是现今的景山,为了镇压前朝, 姚广孝就修建了景山。 以此为基准, 修建了明故宫。 同时又整理旧城的水系, 元朝通惠河到积水潭的水路已经不通了, 姚又重新做了疏浚。
因为水属于龙王管,动水系,修大城,会触怒龙王,于是民间传说里就有姚广孝力战龙王三太子, 并且捉住龙王太子,用铁链锁在锁龙井里, 并且修建了一座桥。姚广孝与龙王太子约定, 桥旧了就放他出来。然而姚耍了小聪明,管这个桥叫北新桥,于是龙王太子天天听着路人叫北新桥,一直没法出来。
民间传说中,北京城叫八臂哪吒城, 是为了镇压这个地方闹事的孽龙。修建八臂哪吒城的是大军师刘伯温和二军师姚广孝。 老北京的传说于此相关的还有一个一鞭赶三青。传说只能听一半, 刘伯温没来过北京, 姚广孝可确实在规划北京时出了力。所谓的龙王, 说白了就是水。 直到今天,困扰北京的还是水, 常年缺水, 所以号称要控制人口规模, 而前些年下了场大雨, 二环还淹死了人。 说明龙王还在闹事。姚修建明故宫时,有意垫高了地基, 还设计了排水系统, 所以直到今天北京下大雨的时候,故宫也没有淹过。八臂哪吒有点用,可惜只有故宫一小片的用。
满清入关,没有高人帮他们看风水,只好沿用了北京城,还不赖,又用了三百年。 现在北京的格局仍然是围绕明清旧城摊出的一张大饼。 现今做城市规划的讲西方科学, 应当不会让懂易经的阴阳大家来指点江山。这样的人物恐怕也早已绝此一种。
不管传统阴阳风水也罢,西方现代科学也罢, 真正落到实处,也许都能镇压孽龙。就怕朝秦暮楚。从刘秉忠到姚广孝,规划了千年的北京城,是我们今天的文化遗产。 然而我们又靠什么来定下千年大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