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双塔记(上)

上周一篇文章说了一点对雄安的浅薄理解。 当时缺了一节how。 平地立城, 成败的关键还在设计和执行。而当时的公开信息太少,全靠猜和蒙。最近一周各种报道, 尤其新华社的万字长文, 讲了具体决策过程多了很多细节。看过之后,感觉在之前猜和蒙的基础上也没有太多补充。雄安这个地方按照自然经济发展之力, 是啥也没有的。建城只能是人为, 白纸画图,新华社的文章里说要天人合一, 大禹治水靠疏导, 立意很高, 实施很难,对人的素质要求太高, 还要大智慧,大勇气。天人合一也罢,战天斗地也罢,总之是要人定胜天。上位者只管拍脑袋画了一个圈。到底怎么做事,还要看下位者。大禹治水是生死存亡,建雄安城可不是。 下面设计和执行者思想层次和觉悟是否到位, 事关成败。  未来怎样, 谁也看不清楚。 只好先回到历史。

学历史不是为了刻舟求剑,不是在历史里找答案,历史也不会给出答案。因为忽略了太多的细节,能够被文字记录的, 大多是似是而非的东西。 但是事物运转的规律,仍然可以借鉴。 今天就以自己的了解和理解乱弹一下北京立城,大家就当看故事吧。

北京城是千年古都,一般说法是三千年历史, 蓟燕故地。 早在三千年前就立了城。两千多年前就有家喻户晓的燕太子送荆轲唱了一出易水寒。 然而历史后来就拐弯了。秦朝开始就变成了名声不显的广阳郡,东汉恢复了蓟的旧称。 随后直到唐朝,大家都熟悉的可能只有三国里公孙瓒在幽州自焚了。

五胡乱华时北京是胡人的城,虽然也叫燕。 直到随后的隋唐收复故地,这里归卢龙节度使管。 唐人武功很盛, 有刀长一人的陌刀,又名斩马刀, 可以直接砍杀骑兵,如同旧时的坦克。 卢龙一个镇就足够压制北方草原。 然而后来又出了个石敬瑭, 把这里送给了契丹。 汉人直到5百年后的明朝才拿回这块地。所以实质上考古能看到地面上的北京遗迹是从辽金算起的千年古都。

从辽的南京到金的中都, 都因为战乱而废弃。而现今北京城的选址, 主要还是从元大都继承下来的。 因为每一次大的战乱,都会毁掉大大小小的城, 有的城位置太好, 可以旧地重建, 有的就不一定, 附近有可选的地方, 不如拆旧盖新。元大都就是这种。

古人建城看风水, 风是天文气候, 水是地理水系。 北京城选址主要是依托山西流过来的桑干河,也就是永定河。 燕山山脉是阻挡北方骑兵的最后一趟防线,从这里往南就是一马平川了,这是山河之险。

如果丢掉燕山山脉,就只有靠水来勉强防守。北宋的时代, 黄河入海口在现今天津的位置,过了开封一路向北, 从大名府到河间府, 加上流经现今保定雄安一代的易水,这是北宋对抗辽人的生命线。但是防守的相当憋屈 。

而到了元朝黄河入海口回到了现今的位置,  作为连通蒙古草原老家, 又能控霸中原的要害, 北京就从此就成了中国的首都。 元朝选址修建北京城的人, 叫刘秉忠。刘秉忠是一代人杰。名声不显可能是因为他一开始是金朝统治下的北方汉人,后来又投靠了蒙古, 所以知识分子不待见他。他的著作后来也大多遗失了。他有个徒弟,叫郭守敬,大大的有名。 但是师父的本事, 可能比徒弟要大很多。

刘秉忠, 是元朝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词曲专家,  风水专家, 佛学家, 建筑学家,医学家等等。 刘家是北方汉人大族, 祖籍在瑞州,在唐亡之后,刘家侍奉辽国。后来金代辽,又做了金国的大官,他曾祖父当上了金国的邢州节度使, 也就是现今的邢台。举家搬迁到邢台, 因此他应该算是邢台人。

刘秉忠从小就是个天才,八岁进学能颂百言, 有写文章的天分。十三岁进帅府当质子, 因为他爹当时是金朝的都统,儿子做质是控制武官的办法之一。 17岁在节度使府里当个书记。  当时金朝已经是败象。刘书记也对自己的职业前途表示了不满。当年的书记不是现今的书记, 只是个帮人传话的小吏。 其实后来我党用书记这个名称也有为人民服务的意思吧。

志在天下的自然不肯为一些小官服务, 刘书记的贵胄子弟身份也让他有傲娇的本钱, 因此就辞官隐居, 随后出家当了和尚,云游四方。 转眼金朝就亡了, 元世祖忽必烈立了国。此时还是蒙古的 一支。 在即位之前, 忽必烈召集海云禅师到和林,现在的外蒙古。 海云禅师路上听说刘秉忠的大才, 见面一聊发现他原来天文,地理,星象,占卜,文学,历史, 数算无所不通。还精研易经,又是个和尚, 就带他一起去见忽必烈。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这里先简介一下海云禅师, 后面还要提他。海云禅师对蒙古人有深远的影响, 他是佛教临济宗在北方的宗师, 金朝末年在宁远被蒙古人抓住, 因为地位和学识。 没有沦为阶下囚,反而被敬重,曾经被成吉思汗封为“寂照英悟大师”,在随后的窝阔台,贵由,蒙哥时代都是国师,统领天下的和尚。

这样的人物, 忽必烈自然要拉拢。 忽必烈的汗位是抢来的, 不是公推的,所以蒙古分裂成四国。 忽必烈得到了大多数人支持。 海云禅师也来帮他, 还带来了刘秉忠。 一个在山间游玩的野人和尚,有幸见到了大汗,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刘和尚抓住了机会, 很快用自己的学识折服了大汗,摇身一变再次成为刘书记,不过这次是大汗的书记。

刘书记在大汗身边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比如元朝这个国号就是他从易经里找来的, 取大哉乾元一句, 蒙古就改称大元。 元朝的政治制度, 国策很多都是从宋-金这样继承来的, 跟宋朝很像, 这也是元朝这么短命的原因之一。这里面刘秉忠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秉忠,五十九岁,无疾而终。 死后封赵国公,谥文贞。元成宗时,赠太师,谥文正。元仁宗时,又进封常山王。有元一代,汉人位封三公,又加王的,仅此一人。作为异族统治中国的元朝是否算作正溯, 一直有各种争论, 刘秉忠的文章,学问,诗词,流传下来的很少, 这个人也几乎没人知道。 就是一个例证。

然而刘秉忠流传后世的见证之一,就是现在继承元大都的北京城。 史载刘秉忠带着小徒弟,也是邢台老乡的郭守敬,一起设计规划北京城。 在大都之前, 金中都实际上是在永定河边, 现在的丰台一带。 而元大都选址时。 刘秉忠改了风水局。

刘秉忠认为: 山有形势,水有源泉。山是根本,水是血脉,应该取地理之形势,生王脉络,方成大业。 考察周围山水,刘秉忠相中了玉泉山,于是决定将玉泉山的水引入京城和皇宫。他决定从玉泉山开始取水,大致走向就是现在的颐和园,通昆玉河,从太平桥一带到中、南海之间,通过皇宫正门再向东,直至通惠河连接大运河。这开凿的一条河道。因为水引自西方,而西方属“金”,所以称作“金水河”。同时他又将什刹海、积水潭的水引到今皇宫以东,也一直连到了通州的通惠河。 这水系奠定了北京城的基础, 直到今天。

刘秉忠研究玉泉山地下水的走向, 以此为脉络, 找到了龙泉,并且堪定了包括当今北海和中南海的太液池的正穴。 并以此为核心建造宫殿,之后依照周礼, 前朝后市,左庙右坛,九经九纬的原则,规划了元大都城。奠定了直到今天的北京城基本格局, 应当算是千年大计了吧?

可惜刘秉忠死的有点早, 他的计划是在徒弟郭守敬手里完成的。 郭守敬就不用多介绍了, 因为他的功绩,在前海荷花池有他的铜像。 另外在元大都城墙遗址公园有刘秉忠的铜像。 两个铜像不知道是不是后人偷懒,造的几乎一样。 只是一个身处闹市, 几乎是现今来北京游客的必经之地, 一个身处冷清僻静之地罢了。

刘秉忠当了很多年和尚, 他跟海云禅师互相赏识, 可能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海云禅师后来从和林来到大都, 住在庆寿寺, 庆寿寺是金国修建的官办寺院, 原址在西长安街,现在的电报大楼西侧。金元之交,寺院的大部分建筑曾因为战乱毁坏。元朝花了大力气重修,据记载用了上万人, 建成后是元大都诸寺之冠。又花了很大力气先后修了两座砖塔。 这两座塔,一座是庆寿寺原主持可庵的灵塔,高七层,一座是海云禅师的灵塔, 高九层。 两座塔修建在当年不是易事。尤其海云禅师的九层灵塔,据说修好之后全城可见,成为大都的标志建筑。

旧燕京十景, 有一个长安分塔, 是说在早晨太阳似出似不出的时刻,站在西单牌楼东南角老长安戏院门外朝东看,就会看到那两座塔一在路南,一在路北。由西向东走,临近塔的时候再看,两座塔原来都在路北的庆寿寺里。 直到上世纪50年代,这个景象还在。 可惜随后在1954年长安街拓宽, 拆掉了这两座八百年前的塔。梁思成曾劝说:“像西长安街上金代的庆寿寺双塔,为什么一定要把它拆掉?为什么不能把它保留下来,作为一个街心小绿地? 所以要成就千年古迹, 需要让上位者一直能听取梁思成这样的人的意见,还是很难很难。

刘秉忠在为海云师傅修塔时,在塔前留有一块碑记,拆塔后这块碑被移到了法源寺,今天还能看见。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刘秉忠是易经大家, 给元朝找了国号, 给元朝制定了政治军事制度的基础,还修了元大都。然而大哉乾元一百年就亡了。 明朝取代了元朝,战乱破坏了元大都。 重建北京城要靠长期住在庆寿寺与双塔相伴的另外一个和尚, 姚广孝。我们下次再聊。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