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开始动笔以来写的最不痛快的一篇文章。 快餐时代大众已经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字。 而文化这个话题又实在太深太难, 如何在短短一两千字的小文写出些许味道实在是很为难的事情。 最后决定还是写成冈仓天心名著茶之书的读书笔记,这本书是一百年前冈仓用英文写的,用来向西方推介日本的文化。所以相对来说,通俗易懂,当然也比较浅。 我对茶文化的理解并没有超过他,那就跟随他的脚步吧。 因为篇幅的约束和个人的爱好做了取舍, 所以强烈推荐有时间的人还是读读原书,并不长。
分段仿照原书的章节
序
中译本的书开篇有日本名教授藤田一美给中国读者作序介绍背景。 开宗名义, 日本文化源于中国, 在十六世纪后, 日本通过贸易接触到西方, 除汉学以外, 又开始学西学。 日本文化从来就是谁强学谁, 并没有大国的抱负和负担。 十九世纪美国炮舰打开日本,当时日本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西周说, 余深感非学西学,今后不足以立身行路。 中文里很多现代词汇是从日本转来的, 其中一些最基础的, 比如哲学, 主客观,归纳,演绎,义务,权利,还有艺术,美术等都是西周首先使用的。 日本被打败,所以西周,津田真道为代表的第一代人是推崇完全西化的 。 到了第二代,也就是本书作者岗仓天心这一代, 日本打赢了甲午战争,日俄战争, 建立了初步的自信。 福泽谕吉等人仍然坚持全盘西化, 岗仓天心则看到了西方的问题,开始推崇汉学为本,西学为用。于是用英文写了这一本书, 向西方介绍东方文化。这本书写于日俄战争刚刚打赢后的1906年。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又何其类似? 以下是正文。
第一章 人情的碗
岗仓以茶碗作为切入点,总揽了一下茶文化。茶一开始出现, 是药材, 后来就称为饮料。从唐朝开始,称为了高雅的享乐,随后因为禅宗的影像,变成了审美的宗教, 日本的茶道,源于唐,成于宋。茶道本身, 是源于对人生不完美的崇拜,就象明知人生难以成就时,仍然希望有所为的温和企图。
茶影响了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膜, 日本人会说一个人没茶气, 意思是他对生活中亦庄亦谐的趣味非常愚钝。茶的精神,不同于西方对酒神的无止境献祭,而是孔子惬意的宁静,老子犀利淋漓,以及佛飘渺的风韵。只有感到自己伟大处渺小的人,才能看到渺小之处的伟大。一只碗中见宇宙。
茶传到西方是十六世纪, 推动者是荷兰的东印度公司, 到十七世纪, 开始在西方上流社会流行,十八世纪最盛时, 英国的咖啡馆里实际上主要喝茶。塞缪尔.约翰逊说自己是一个顽固的饮茶者。而少数理解茶道的查尔斯兰姆说,我所知道的最大快乐, 就是暗中行善,并偶然发现它是善行。隐藏且可以发现,不敢表白的暗示,正是日本茶道的核心审美。
作者同时抱怨,西方在日本沉迷于温文尔雅的艺术时,把日本当作野蛮的民族。 而当日本在满洲战场大屠杀时并打赢了俄国时,就变成了文明的国度。何等的讽刺!
第二章 茶的源流
茶作为艺术作品,有高下之分,但是并不是只有唯一正确的方式。不同流派,沿革于历史的流变。 此时岗村说了一句名言:当你没有伟大的内心可以隐藏时,才会过多的在小事情上展示自己。
中国的茶在公元四,五世纪就有文字记录, 但当时的做法非常原始,茶叶先蒸再碾碎,做成团子,和米,姜,盐,橘皮,香料,牛奶一起煮。 这种原始的状态,在现在的牧业地区,仍有保留。
提升茶境界的第一人是唐朝写茶经的陆羽。陆羽生于儒释道开始贯通融合的年代, 他给喝茶制定了仪式, 期望从中体悟宇宙的秩序。茶经各章,分别讨论了茶树的本性,采茶的工具,选茶的方法,各种茶具(论述了二十四种),制茶的方法(包括水的选取,著名的 泉为上),以及一些茶人的历史,著名茶园和茶的变种。 中国的瓷器来源于对玉的模仿,不同的追求,与饮茶的方式紧密相关, 陆羽推崇青瓷,因为可以增添茶水的颜色,而白瓷会让茶水变粉,看上去很无味。这是因为他泡的是团茶。
宋朝开始,抹茶流行,茶叶被磨成细粉,放在热水里搅打, 茶汤里也没有了盐。宋人不再过度追求结果,开始重视过程。饮茶不光是一种消遣,而是自我实现的方式。抹茶适合装在深蓝或者黑色的厚茶碗里。 日本最有名的茶器,国宝 曜变稻叶天目盏 就是一只宋代的黑茶碗
明朝崇尚自然, 茶叶不再被各种研磨, 保持原样直接放在水里。 这样的茶汤适合白瓷。 因为泡制的过程越来约简单, 茶具就变的越来越复杂, 作为泡茶用具的紫砂壶就单成为一种文化。
岗仓文中直说因蒙古入侵,唐宋的文化中断,被日本学了去,中国人眼里, 茶也不再是道, 变成了一种玩物,茶叶越来越香。然而这种令人惊异的花香, 正是不肯体悟自然,却玩弄自然的结果, 毫无唐宋时期仪式的浪漫。 对此, 我并不认同。
第三章 道和禅
众所周知, 日本的茶道和禅有密切关系。 岗仓说,茶道来源于禅宗和尚献茶给客人的风俗。甚至在道家的故事里, 老子出关时,从关尹手里接过的最后一样东西,就是一杯茶。
岗仓在这里用了全书最长的篇幅, 试图让西方人理解什么是道, 什么是禅。 因为用英语写书的缘故, 他先强调翻译是不准确的,最理想也是只能看到锦缎的反面,所有纵横的丝线都清楚, 却没有色彩和匠心的微妙之处。但是仍然可以说, 因为古代的圣贤只说道的反面,因为无法正面说出道的真理,这样虽然开始说话的时候显的很傻,但是说完之后, 听众都变聪明了, 所以老子说:下士闻道,大小之,弗笑,不足以为道! 你笑了没有?
岗仓认为,相对于儒的秩序, 道和禅都是自由主义, 两种不同来源于中国的两条大河, 长江和黄河。 儒代表北方的正统, 道和禅是南方的浪漫。儒教的精神理想是完美的古代, 而道教的世界是永远在变, 是荒谬的, 既然如此荒谬, 无需严肃对待。
道的思想深深植于中国国民内心之中。成为节制而又文雅的力量。 温如玉这三个字,就是其集中体现。生活虽然如此苦难, 中国人并不凭借西方死后的天堂作为精神安慰。 我们可以和列子一起御风, 那时我们就是风。 我们可以和河伯一样生活在半空之中。道的审美,在于虚,虚藏万物。一个人只有把自己放空,其它的东西才能自由出入。道的思想在艺术的体现,也要有虚,要留给观众空间,让他能体悟,与作品成为一体。如果在生活中掌握了这种虚的艺术, 你就是道教里的真人。
禅宗应对生活又是另外一种态度,禅的自悟来源于成佛六法之一的冥想,佛陀晚年尤其强调这种方法,并将法门传给迦叶,自此二十八代后传给了达摩。达摩一苇渡江,从此禅宗在华夏开枝散叶。有文字记载的禅宗最早的著作是六祖坛经,二代传至百丈大师,首创禅寺和相关戒律。中国的禅宗和道教一样是相对主义, 禅宗大师对禅的定义, 是在南天见到北极星之术。真理只有通过领悟于真理相反的一方才能实现。因为语言无法传达这种高妙的思想,甚至对于先验体悟,语言反倒是一种障碍,因此禅宗的流传并不见太多经文,而是各种小故事,丹霞和尚冬天烧佛取暖就是一例,旁观者吓坏了,说你亵渎佛祖,丹霞和尚说, 我要从灰烬中提取舍利。旁观者愤怒的说, 你从佛像的灰烬中能找到什么舍利? 于是丹霞和尚回答,既然没有舍利,它就不是佛, 所以我并没有亵渎佛, 并转身回去继续烤火。
禅把尘世和灵魂看的同等重要,物并无大小之分,一粒沙中见宇宙。因此寻求解脱的人应在生活中找到灵光的反射,禅寺的组织也是如此,出了主持,所有人都会分担禅寺的日常劳作,而分给刚入门的工作应当是最轻松,越是有声望和资历的僧人,做的工作应当越低端和枯燥。这是修行的一部分。日常削萝卜皮时的言谈中,也许是悟道的契机。 (请告诉我, 那个禅寺现在是这样)
宋代有个三人尝醋的故事, 可以作为总结。 佛陀,孔子,老子站在生活的象征– 一坛醋面前。每个人用手指蘸醋后放在嘴里品尝, 孔子注重事实,说醋是酸的, 佛陀说, 醋是苦的, 老子说, 醋是甜的。
尾声
岗仓的原书, 一共七章, 还有四章,分别说的是 茶室, 艺术鉴赏,花, 茶道大师。 我觉的作为一篇网文, 现在写到的篇幅已经过长了, 有兴趣的可以去看原书。就不在摘录了。 最后一章茶道大师, 说了茶人利休的一生,利休是日本茶道的创立者和宗师,他最爱的一句话是, 世人只道花开好,却不见雪压峦发春草。日本人崇尚和美一起生活,并死的美丽。 在利休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得力于丰臣秀吉的友谊和赞赏,利休名满日本,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利休也死于和丰臣秀吉的冲突, 有人告他要毒杀太阁, 特许可以自杀, 于是利休举行了临终茶的仪式,喝完后打碎茶碗,并留诗一首
人生七十
力围希咄
吾这宝剑
祖佛共杀
岗仓全书的结尾就是这首诗,他说利休含笑步入了永恒的世界。 我觉得他并未体悟利休的心境。 利休心境应当是弘一法师的临终遗言, 悲欣交集!
岗仓说的是日本人对茶的理解, 他们确实截取了唐宋文化, 并将之提升为茶道, 岗仓不屑的明清在生活中体悟的自然, 并没有他说的那么不堪。 道法自然, 日本人其实是走偏了。 明朝另开一路, 中国文化有了新高度, 我们又有了世间唯一活的圣人王阳明。
日本人的路走在前面, 中国人随后,各种反复,都有类似。 他们已经走到头了,而现代中国, 摸着石头过河了几十年, 又会到那里去呢?